郝兆海
(甘肅省慶陽市國營湘樂林業(yè)總場盤克林場,甘肅 慶陽 745200)
香花槐又名富貴樹、五七樹、香花樹,拉丁名為:Robinia pseudoacacia cv.idaho,原產(chǎn)于西班牙,屬蝶形花科落葉喬木,株高10~15 m,樹干褐至灰褐色。葉互生,羽狀復葉,由7~19片小葉,葉橢圓形至卵長圓形,長3~6 cm,光滑,葉片綠色美觀對稱,深綠色有光澤,青翠碧綠。總狀花序,花被紅色,有濃郁芳香,可同時盛開200~500朵小紅花,非常壯觀美麗。香花槐葉繁枝茂,樹冠開闊,樹干筆直,樹景壯觀,全株樹形自然開張,樹態(tài)蒼勁挺拔,觀賞性強。
香花槐屬蝶形花科 (Fabaceae),刺槐屬 (Robinia)喬木,是剌槐 (Robinia pseudoacacia)的一個栽培變種。香花槐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皮紅褐色 (較刺槐幼枝皮紅,區(qū)別明顯),光滑;樹高10~15 m;葉對生或近對生,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橢圓形或卵形,長3~6 cm,比剌槐葉大,先端圓,突出小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蝶形花,總狀花序,腋生于小枝葉柄基部,花序軸下垂,芳香;兩性花,雄蕊10枚,為9與1兩束,柱頭1,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數(shù);花冠濃,紫紅色 (較江南槐色濃 ),具槐香味 (較刺槐、江南槐味濃 ),花形較刺槐大,似江南槐;旗瓣近圓形,基部有黃點,全年 5月、8月兩次開花,5月花繁,8月花較少;花萼5齒裂,紅色。引種樹齡4年,未發(fā)現(xiàn)結(jié)果,樹齡2年時開始開花。香花槐原產(chǎn)于西班牙,耐寒性植物,能耐-28.0℃ ~-25.0℃低溫。耐干旱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中性土及輕鹽堿地均能生長。淺根性,抗風能力稍差。
(1)埋根繁育。這是最主要的繁育方法,管理得當成活率可為85%~90%。備種以香花槐落葉后即可引進種根,定植前以沙土埋藏保存,掌握好沙土濕度,既不能讓根段脫水干枯,又不可水分太多而霉變腐爛,新高脂膜噴施枝條表面,可保枝條水分不蒸騰。
(2)整地育苗。選擇土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無病蟲傳染源的沙壤土。選擇1~2年生、直徑5~10 mm、無病蟲害的光滑根段,剪成5~7 cm長備用。順畦開溝,溝距50 cm,深5 cm,然后將根段以30cm的株距平放于溝內(nèi),覆蓋細沙土,澆透定根水,蓋好地膜,1個月左右即可出苗。
(3)苗木管理。出苗后及時揭膜、澆水,遇連續(xù)陰雨則應注意排水。幼苗期要及時拔草,抹掉側(cè)芽,淺松表土,切勿傷及嫩弱短根,噴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4)生長管理。適量施肥,久旱時則以清糞水抗旱兼施追肥,促苗健壯,保持合理的水肥情況下,適時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墑。苗木于當年秋末落葉后或下年春季萌芽前移栽定植。按規(guī)劃打穴、施肥,栽植后填土壓實,澆透定根水,成活率一般95%以上。秋后樹高可達2~3 m,胸徑3~5cm,第2年開花。香花槐樹干挺拔、樹冠開張、樹形優(yōu)美、花朵艷麗、香氣襲人。
3.2.1 材料
(1)低接方法。一般可采用枝接、帶木質(zhì)牙接方法最為適宜。
(2)砧木選擇。香花槐砧木選用一二年生刺槐,地徑達到0.5 cm以上,至2 cm左右最為適宜。要求刺槐生長充實,無機械損傷,無風干現(xiàn)象。
(3)接穗選擇或采集。選用一年生健壯枝條。剪取插穗,可冬剪和春剪,冬剪枝穗必須貯藏,將接穗剪成25~50 cm長,扎成小捆,進行窖濕藏或挖土坑埋藏,窖沙藏挖深1.5~2m方形土坑埋藏,一層濕沙或一層濕土,上覆蓋稻草;土坑埋藏必須在地表土1m以下,防止冬季凍拔,到春季土溫回升時,注意檢查,防止接穗發(fā)芽,以便適時嫁接。春前插穗在芽子萌發(fā)之前可隨剪隨插,嫁接延遲可埋土保濕,防止接穗失水風干。
3.2.2 嫁接
(1)嫁接時期。適時嫁接是成活的關(guān)鍵,枝接應掌握刺槐砧木萌動時進行,一般在春季4月10日至25日之間,芽接則在刺槐芽稍萌動時進行,即在4月20日至5月上旬為宜。
(2)嫁接方法。香花槐嫁接可采用枝接和芽接2種方法,枝接可采取切接和劈接,芽接采用帶木質(zhì)芽接。
切接法:適用于刺槐砧木稍粗,將砧木離地面5~8 cm處剪斷,選取其較光滑的側(cè)面沿著皮層與木質(zhì)部之間,稍帶木質(zhì)部下削長度3 cm左右;并將香花槐插穗剪成5~7cm長,使其上保持2~3個飽滿芽,在接穗最下端芽的下方,削一斜面,削掉1/3的木質(zhì)部,斜面長3cm左右,再在斜面的背面削個小斜面,長1 cm左右,要求斜面光滑平整,隨即插入砧木切口,使二者的形成層對齊靠緊,用棚膜扎緊,纏嚴嫁接接口。接穗上口用封蠟或愈合劑涂抹封口。
劈接法:在需嫁接的刺槐砧木離地面5~7cm截斷,然后沿斷面中間縱切長4cm左右的切口;隨即剪7~8 cm長,上有2~3個芽的接穗,下端背對兩側(cè)削成楔形,削面光滑平整,其長度與切口長度相符,隨即插入砧木切口,將兩者的形成層對齊,即用塑料棚膜帶扎緊封嚴切口,上可套袋保溫或用封蠟封住接穗上口,以防失水抽干,影響成活。
帶木質(zhì)芽接:選用地徑0.5~1 cm左右的一二年生刺槐砧木,在離地面4~5cm光滑的一面,削去稍帶木質(zhì)部長3cm左右的皮層,然后選在插穗上飽滿芽的沿下方1.5 cm處稍帶木質(zhì)向上削,沿芽的上方1.5 cm處削下,帶芽木質(zhì)皮層共3 cm左右,即削面大小與砧木削面大小一致,隨即貼住砧木削面對齊,用塑料棚膜扎帶從下方向上露出芽子扎緊,然后距嫁接芽上露3~4 cm剪斷砧木,并用封蠟封住截面。
3.2.3 扦插方法
(1)扦插時間與埋根育苗相同,也可稍早。
(2)選取直徑8~20mm木質(zhì)化硬枝,剪成15cm長的插條,上切口剪平,距芽包1~2 cm,下切口剪成45°的斜口,距芽包5mm,分上下端以50根為一捆,用50 mL/kg生根粉液浸泡下端3~4 h后撈出備用。
(3)整地要求同前,按20 cm×40 cm的株行距將枝條以45°的傾角插入土內(nèi),順畦覆蓋地膜。
(4)苗木管理。出苗后及時打孔、掏苗、封土,保持床土的溫濕度,臨高溫前揭去地膜,抹掉側(cè)芽,加強肥水管理。扦插苗當年可長到2m以上。
香花槐后期管理簡便,生產(chǎn)成本很低,適宜定地養(yǎng)蜂、園林觀賞、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大面積營造,見效很快。
香花槐最具觀賞價值的是紅色的花朵,尤其適用于園林綠化和街道樹栽植,利于觀賞和美化環(huán)境,同時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可同時盛開200~500朵紅花,非常壯觀美麗。最有栽培價值的是一年兩季盛花。最具推廣價值的是耐寒抗旱,適應性強,南北皆宜。由于香花槐具有獨特的觀賞和園林綠化價值,發(fā)展前景極其廣闊,是一個亟待開發(fā)的木本花卉新品種。
[1]陳彩霞.香花槐生物學特性及繁殖技術(shù)[J].林業(yè)實用技術(shù),2002(7):76~77.
[2]王笑然.香花槐生物學特性及繁殖技術(shù)[J].太原科技,2003(5):43~45.
[3]徐建民,郭曉麗,張 亮.香花槐繁育技術(shù)[J].現(xiàn)代園藝,2011(21):36~37.
[4]李映勤.香花槐的苗木繁育技術(shù)[J].甘肅林業(yè),2012(2):37~39.
[5]劉茂秀,任 偉.香花槐的繁育及管理[J].農(nóng)村科技,2009(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