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晚上,福建廈門某民辦高校大一新生小關和室友江同學、翁同學、謝同學三人在宿舍玩“斗地主”,并約定每輸一次牌的人要做10下“俯臥撐”或“深蹲”,誰先累計輸?shù)?00誰做。小關起先只是觀戰(zhàn),后來他替代小江玩。
晚上8點多,小關輸了。他選擇做100下“深蹲”,可是,剛剛做完,小關就忽然倒地,不省人事,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司法鑒定認為小關屬于“胸腺淋巴體質(zhì)”,表面看不出異常,但實際體質(zhì)脆弱,應激能力差,可能因輕微的疾病或刺激而發(fā)生猝死。
小關的母親肖女士悲憤難平,將兒子的牌友和學校告上法庭,索賠56萬余元。
近日,廈門市翔安區(qū)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校方補償肖女士精神損失費4萬元,翁同學、謝同學分別補償肖女士精神損失費5000元,而江同學無須補償。
法官認為,案中的約定并不會對一般人的身體造成損害。小關是在江同學退出后加入打撲克的,三位同學均不知道小關具有胸腺淋巴體質(zhì),且在小關做下蹲站起過程中,三位同學并無強迫或監(jiān)督執(zhí)行行為。在小關倒地后,三位同學及時盡到了必要的救助義務。因此,三位同學對小關死亡的結果不存在過錯。
但是,因打撲克約定做下蹲站起可能是小關猝死的誘發(fā)因素,且事故發(fā)生于小關在學校學習期間,最后法院認為應由學校、翁同學、謝同學酌情補償肖女士的部分經(jīng)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