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概
(浙江省溫州中學 浙江溫州 325014)
優(yōu)化高中籃球教學效果研究
陳永概
(浙江省溫州中學 浙江溫州 325014)
籃球運動是高中學校體育中開展的最為廣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但是當前籃球教學中卻存在著,學生喜歡籃球運動卻不喜歡籃球課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傳統的大班級教學中存在學生人數多,男、女混班教學,學生的學習基礎、性別、身體素質等之間的差異。教學對于不同學習基礎、性別、身體素質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為激發(fā)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采取“同質分組”與“異質分組”的方式,在籃球教學中對不同組別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引進競爭與合作機制,使學生喜歡籃球運動,更加喜歡籃球課,在籃球課中發(fā)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中增強體質,娛樂身心,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優(yōu)化 高中 籃球 教學 效果
籃球是高中學校體育中開展最為廣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但是卻存在高中學生喜歡籃球運動,卻不喜歡上籃球課的現象,尤其是女同學,這是由于傳統的籃球教學中的大班級授課制形式下強調籃球技能的學習,而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基礎、男女的性別等方面差異,造成學生“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現象的出現,做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我們應精心研究體育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構建以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本的體育教學思想。
傳統的大班級制的教學模式,存在教學人數多,學生籃球技能基礎差異大,以及男、女學生性別、性格、身體素質等等方面的差異,給高中籃球教學帶來難度,同時也影響高中籃球教學的效果,影響到高中學生的籃球興趣與籃球技能的掌握。高中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是增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也是邁向大學里程的重要階段,在高考中,體育不是高考的內容,體育在高中所承擔的重要職責就是增強學生體質,娛樂身心,發(fā)揮體育的教育職能。由于體育不是高考的科目,所以吸引高中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動機就是體育運動的健身性與娛樂性,所以,高中籃球教學首先考慮的籃球運動的健身性與娛樂性。但是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卻在健身性與娛樂性上存在諸多弊端,表現在:(1)、大班級制教學,當前許多高中籃球教學采用大班級制教學,一個班級有時60多人,并且存在籃球場地缺乏、籃球數量少等諸多問題,有時,學生在一次籃球課上僅能接觸到幾次籃球,由于人數多,教師為利用管理,不出現混亂的現象,教師往往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隊形排好,學生不敢亂動,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既沒有得到鍛煉,又沒有沒有得到快樂。(2)男、女混班的問題。男、女學生混班教學既有一定的優(yōu)點,但也存在較大弊端,本人認為弊大于利。表現在:男同學由于力量、速度素質突出,所以男學生喜愛力量、速度、同場對抗型的體育運動項目并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例如:籃球、足球。而女學生在柔韌性、協調性等素質方面突出,所以女學生喜歡柔韌性、協調性、節(jié)奏性體育項目并具有一定優(yōu)勢。并且男、女同學在身體素質、性格、學習基礎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兩個不同喜好,不同優(yōu)勢的群體中教授相同內容存在很大難度。但男、女同學一起上課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優(yōu)點,就是高中時期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男、女同學混班上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望。(3)即使是同性別的學生之間存在諸多差異。例如:身體素質上的差異,身高、力量、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方面存在差異;籃球技能上存在差異,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就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同學“吃不了”的現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及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以來,我們的高中學生的主體已經發(fā)生改變,獨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增高,在家庭中,獨生子女在物質上享受到無比的優(yōu)越,在生活上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長對孩子的文化課上卻表現的對子女的極大的重視,文化課的成績決定著學生的前途與未來,往往對體育課重視不足;同時學生表現意志力薄弱,很容易產生挫折感體驗。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一定的“惰性”與“嬌氣”。所以在籃球教學中應優(yōu)化籃球教學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內在驅動力,戰(zhàn)勝學生的“惰性”與“嬌氣”。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是優(yōu)化籃球教學效果的基礎,尤其是當前的獨生子女學生在家里享受著“小皇帝、小公主”待遇,維護良好的師生情感是激發(fā)學生參與的動力,教師應該熱愛學生,鼓勵好過斥責,尊重好過辱罵,學生不守紀律,應該找出不守紀律的深層原因,而不能簡單的斥責、辱罵。并且,熱愛學生首先要從尊重與信任學生入手,教師既要成為學生的嚴師又是學生的朋友,對于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您對他的愛與關心,讓學生通過學習來回饋您對他的信任與關愛。
傳統的大班級制教學模式,存在人數、男女混班,學生身體素質、學習基礎差異大,從而導致籃球教學難度大,造成了高中學生喜歡籃球但卻不喜歡籃球課。更新體育教學模式,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果,使學生喜歡籃球運動同時也喜歡籃球課,本文通過不同時期采用不同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改善當前籃球教學中的困境。
(1)男、女分班上課的方式解決男、女由于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學習基礎等等之間的差異而引起的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男、女分班上課在許多學校都有做過嘗試,方法就是在兩個同年級的班級同時上課,然后將兩個班級的男生分在一個班,女生分在一個班,分別有兩個教師擔任任課教師,最好是男生班由男教師擔任,女教師擔任女生班利于溝通。
(2)男、女學生分班上課解決了由于男、女由于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學習基礎等等之間的差異而引起的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但是同性別的學生之間還存在由于身體素質、學習基礎等方面差異。學生在學習籃球教學技術的時候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會出現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
本文試圖通過不同階段采用不同分組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籃球教學中出現的“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現狀。具體措施如下:
①根據學生的興趣狀況及籃球運動基礎上的差異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組別,分組最好是根據學生自愿原則,跟學生講好分組的原則,不能由于分組給學生的心理造成心理落差,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自愿與教師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選擇分組。A組學生學習基礎良好,可以學習行進間接球三步上籃。B組學生學習基礎較好,可以學習運球三步上籃。C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可以學習運球上籃。在籃球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采用“同質分組”的方式,就是籃球基礎相近的學生在一個組中學習,避免學生由于學習基礎的差異,造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吃不飽”“吃不了”的現象。分組后也給學生的管理上帶來難度。在教學時,可以先進行集體示范,然后進行分組練習,通過學生推薦、教師任命等形式選擇組織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擔任組長,制定小組活動規(guī)則,明確組員的個人責任小組間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合作、互助等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小組間巡回指導,引導各小組就如何提高掌握運動技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基礎相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競爭,討論共同進步,在學習過程中相互促進,獲得成就感。
對于不同組別的學生應注重學生的健身性與娛樂性每一組別的學生的練習內容不同,教學目標也不同。對于A組,教學內容應多從實戰(zhàn)出發(fā),多進行一些對抗性技術、配合技術的練習,適當進行競賽。B組學生教學內容應安排基礎配合練習、強化基本技術和綜合技術練習,也定期安排競賽, C組學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對學生基本技術運用的練習。例如:基本功的練習。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調整每組學生的層次組,激勵所有學生不斷進步,在C組學生取得進步時可以進入到B組,B組進入A組,學生步入上一等級將獲得成就體驗。A組學生用啟發(fā),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自練,自娛的能力與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習慣。B組學生應采取重點的要領的講解與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自練的習慣。C組學生基本技術與籃球興趣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體驗,增強自信與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②在籃球比賽或練習中可以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練習,所謂的“異質分組”就是將A、B、C三組成員平均分成每組中,這樣每組成員中的學生的學習基礎呈梯次分配,學習基礎好的幫助學習基礎差的,將節(jié)省教師資源,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階段,籃球課應充分發(fā)揮體育運動的健身與娛樂的職能,從而使學生喜歡籃球運動,喜歡籃球課,分組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確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的內容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域”(就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區(qū)域),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就體驗,使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中增強體質,娛樂身心,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1]胡峭峰.“等級升降法"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J].浙江省第三屆學術會議論文,2008.
[2]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J].學苑出版社,2001(1):5~7.
G420
A
2095-2813(2012)01(c)-00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