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凱 崔廣暉 趙 松 李瑋浩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
肺癌是最常見的原發(fā)惡性腫瘤,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凋亡失衡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Bcl-2結合抗凋亡基因-1(BAG-1)是20世紀90年代初發(fā)現(xiàn)的一種抗凋亡基因,其編碼的蛋白是一種多功能結合蛋白,具有增強腫瘤細胞抗凋亡的能力。BAG-1基因在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機制并未完全明確。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方法研究非小細胞肺癌(NSCLC)組織細胞中BAG-1基因和Caspase-3基因的表達及其相互關系,探討B(tài)AG-1基因和Caspase-3基因在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1.1 標本來源 我科手術切除的NSCLC組織標本75例,其中男54例,女21例,年齡31~76歲,平均52.3歲。所有病人術前均未接受過化療和放療。經(jīng)病理學檢查證實為肺癌,其中鱗癌43例,腺癌32例;低分化31例,中分化和高分化癌44例。根據(jù)國際抗癌聯(lián)盟2009年修訂的肺癌分期標準:Ⅰ期+Ⅱ期40例,Ⅲ期+Ⅳ期35例;伴有淋巴結轉移者52例,無淋巴結轉移者23例。
1.2 主要實驗試劑 兔抗人 BAG-1多克隆抗體、鼠抗人Caspase-3單克隆抗體抗體均購于上海威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聚賴氨酸玻片處理劑購于武漢博士得生物工程公司。
1.3 方法 石蠟標本制成3 μm厚的切片。常規(guī)脫蠟,梯度乙醇脫水,微波抗原修復,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阻斷15 min,分別滴加BAG-1多克隆抗體(1∶125)和 Caspase-3單克隆抗體(1∶100),置27℃孵育60 min,Ⅱ抗37℃孵育 30 min,Ⅲ抗 37℃孵育30 min,DAB顯色4~8 min,蘇木精復染后,脫水、透明、封固后光鏡下觀察。用已知的陽性切片染色作為陽性對照,用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
1.4 免疫組化陽性細胞的觀察和圖像分析 采用半定量方法測定 BAG-1、Caspase-3 基因表達〔1〕。選取5 個高倍鏡視野(200倍)計數(shù)1000個腫瘤細胞中BAG-1、Caspase-3表達陽性細胞數(shù),分為以下4個等級:0級≤5%,5% <1級≤25%,26% <2級 <60%,3級 >60%。根據(jù) BAG-1、Caspase-3免疫組化染色的強度分成以下3個等級:弱陽性(顯色淡黃或僅個別細胞呈黃至棕黃色染色)=1;中等陽性(顯色強度介于弱陽性與強陽性之間)=2;強陽性(多數(shù)細胞呈棕黃至棕褐色染色)=3;以陽性細胞數(shù)分值與染色強度分值的乘積為每例患者的積分,積分0~1分為表達陰性(-),2~3分為表達弱陽性(+),4~6分為表達中度陽性,>6分為表達強陽性。弱陽性歸為陰性表達。1.5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BAG-1基因在NSCLC組織細胞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免疫組化結果表明,BAG-1陽性染色為棕黃色顆粒,主要定位于胞漿中,在胞核中也有少量存在。74例NSCLC中,BAG-1基因的表達率為64.0%(48/75),其表達與NSCLC細胞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TNM分期有關(P<0.05)。見表1。
表1 BAG-1基因及Caspase-3基因陽性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2.2 Caspase-3基因在NSCLC組織細胞中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免疫組化檢測結果表明,Caspase-3陽性染色為棕黃色顆粒,主要定位于胞漿中。74例NSCLC組織細胞中Caspase-3基因的表達率為57.3%(43/75),其表達與NSCLC病人淋巴結轉移有密切關系(χ2=5.96,P<0.05)。見表1。
2.3 BAG-1與 Caspase-3基因在 NSCLC中表達的關系 在NSCLC組織細胞中,BAG-1基因表達與Caspase-3基因表達呈高度正相關(r=0.436,P <0.01)。
BAG-1是共輔助分子家族成員,最早是作為Bcl-2結合蛋白而被發(fā)現(xiàn)的,其不僅有獨立地抗凋亡作用而且可以增強Bcl-2的抗凋亡活性,同時可以和HSC/HSP70、RA F21、核激素受體等多種靶分子相互作用而調(diào)節(jié)細胞增殖、轉錄、轉移和移動性〔1〕,從而使BAG-1通過多種途徑在腫瘤的發(fā)生進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可間接反映腫瘤細胞對治療的反應。BAG-1在大部分正常人體組織中呈微弱表達或不表達,但在大多數(shù)腫瘤細胞系均有表達,提示 BAG-1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2~4〕。本研究結果顯示,BAG-1表達與腫瘤 TNM 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相關,而與組織細胞類型、年齡、性別無明顯相關。說明BAG-1的存在預示腫瘤有較高的侵襲性與不良預后,其機制可能是由于BAG-1與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有關。
Caspase-3主要是降解多 ADP-核糖多聚合成酶(Poly-PARP)及UI小核核糖核蛋白。PARP的降解可導致核內(nèi)核酸酶的激活,使核小體間DNA鏈水解斷裂,產(chǎn)生凋亡所特有的DNA節(jié)段化。目前已公認:在多種刺激引起的凋亡中Caspase-3是關鍵的效應分子〔5〕。本研究結果表明,Caspase-3基因在NSCLC中的低表達抑制了腫瘤細胞的凋亡,促進了腫瘤細胞的生長,在NSCLC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但在本研究中Caspase-3基因的表達與NSCLC組織類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無關。
本研究顯示,Caspase-3基因的表達與BAG-1基因表達具有顯著負相關性。可以認為,Caspase-3和BAG-1可能共同參與肺細胞凋亡過程的調(diào)節(jié),即Caspase-3基因的低表達有助于NSCLC的發(fā)生,BAG-1作為一種凋亡抑制蛋白在NSCLC中能夠減低 Caspase-3介導的細胞凋亡作用。Caspase-3基因和BAG-1基因表達的關系對NSCLC發(fā)生、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1 Sharp A,Cutress RI,Johnson PW,et al.Short peptides derived from the BAG-1 C-terminus inhibi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AG-1 and HSC70 and decrease breast cancer cell growth〔J〕.FEBS Lett,2009;583(21):3405-11.
2 Alper M,Cukur S,Belenli O,et al.Evaluation of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patterns of survivin,Bak and Bag-1 in colorectal cancers and comparison with polyps situated in the colon〔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8;55(85):1269-73.
3 Wood J,Lee SS,Hague A.Bag-1 proteins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Oral Oncol,2009;45(2):94-102.
4 Liu HY,Wang ZM,Bai Y,et al.Different BAG-1 isoforms have distinct functions in modulating chemotherapeutic-induced apoptosis in breast cancer cells〔J〕.Acta Pharmacol Sin,2009;30(2):235-41.
5 Hunter AM,LaCasse EC,Korneluk RG.The inhibitors of apoptosis as cancer targets〔J〕.Apoptosis,2007;12(9):15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