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人磊
(??谑腥嗣襻t(yī)院婦產科,海南 ???570208)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剖宮產在臨床孕婦分娩過程中被運用得越來越頻繁。剖宮產屬于2級帶菌手術,人體陰道內本身就存在正常的菌群,剖宮產時容易由于出血導致患者局部短暫性缺血、抵抗力低下而致感染,或者手術無菌操作不嚴格而致感染,所以剖宮產需要配合抗生素[1-3]。孕婦屬于特殊人群,手術后身體虛弱,對胎兒的關心,對藥物的用途與療效不了解,容易產生恐慌與質疑。因此,規(guī)范合理的用藥和護理人員對產婦特殊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4]。我院應用護理干預結合規(guī)范抗菌素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間進行剖宮產的產婦184例,年齡20~28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2例,兩組產婦的手術時間、孕齡、總失血量、并發(fā)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遵醫(yī)囑對產婦進行抗生素治療,并詳細記錄所用藥物的名稱、劑量、用藥時間、不良反應等。
1.2.2 觀察組 遵醫(yī)囑對產婦進行抗生素治療,詳細記錄藥物名稱、劑量、用藥時間,并以溫和的語言解釋用藥的目的、藥物名稱、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幫助患者對抗不良反應導致的不適,囑咐患者加強營養(yǎng),提高抵抗力,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避免感染。做好傷口的消毒,避免患者自己或家屬自行消毒,如果有紗布脫落情況,及時向醫(yī)生護士匯報,重新消毒處理。囑咐患者注意避免過度牽拉傷口,避免傷口著水,嚴密觀察傷口是否有紅腫,疼痛等情況,并詳細記錄并及時向主治醫(yī)師匯報。
1.3 評價方法 根據(jù)護理后一周產婦傷口的感染面積將感染分為輕度(感染面積為傷口的1/3)、重度(感染面積>1/3)、無感染。采用自測健康評定量表[5](SRHMS V1.0)對兩組產婦術前、術后健康狀況進行測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的傷口感染率比較 觀察組產婦傷口的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傷口感染率比較[例(%)]
2.2 兩組產婦SRHMS總分及子量數(shù)比較 觀察組產婦術后的總體健康情況均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SRHMS總分及子量數(shù)比較(±s,分)
表2 兩組產婦SRHMS總分及子量數(shù)比較(±s,分)
注:對照組術前、術后各量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觀察組術前、術后各量表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項目對照組 觀察組術后82.18±18.24 93.04±23.34 121.04±30.14 297.34±53.62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社會健康子量表總分術前92.35±18.63 111.22±20.76 135.63±30.73 339.02±55.78術后91.85±13.12 108.28±18.78 136.45±13.76 336.03±47.13術前91.95±19.85 108.24±22.05 134.87±31.13 338.16±54.37
剖宮產屬2級帶菌手術,容易導致手術感染。陰道與宮腔內本身存在正常菌群,在手術時子宮壁受損,局部血管、淋巴等被破壞,局部缺血及血凝塊容易誘發(fā)病菌侵襲,致使用局部易發(fā)感染[6-7],因此在剖宮產圍手術期,應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
本對照組給予抗生素治療與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與護理方法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通過術前、術后觀察,發(fā)現(xiàn)對照組患者缺乏對衛(wèi)生常識的認識,且自行判斷感染能力較低,臨床抗感染的效果欠佳。觀察組在護理干預下,除常規(guī)的用藥外,配合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衛(wèi)生護理、不良反應對抗、對感染情況的認識等護理方法,不但提高防感染效果,且在產婦的產后恢復中起到了明顯的作用[8-9]。
觀察組通過術前、術中、術后全方位護理,有效改善患者緊張心理,更好配合治療。術前應用抗生素的同時,囑產婦加強營養(yǎng),?;顒?,多曬太陽,提高抵抗力,避免病菌侵犯[10]。無易感因素產婦在夾住臍帶時開始應用抗生素,既保證術中與術后血液中的抗生素濃度,又避免藥物進入新生兒體內造成對新生兒的影響。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解釋抗生素應用的時間與目的,以加強產婦預防感染的信心,增加對醫(yī)生與護士的信任。
術后應向產婦提供有效的預防感染的措施,如加強營養(yǎng),提高抵抗力,盡量平臥,避免對傷口的過度牽拉引起傷口出血,避免傷口著水,避免用手碰觸及按壓傷口,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嚴禁自己或是家屬換藥。如果有紗布脫落的情況及時告訴醫(yī)生或護理人員,重新消毒包扎[11]。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傷口感染率明顯比對照組低,且術后健康水平明顯比術前提高(P<0.05),而對照組產婦術前、術后健康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剖宮產婦圍術期抗生素的應用是避免感染的重要手段,但單純抗生素預防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通過護理干預可提高產婦預防感染的意識,正確認識引發(fā)感染的因素,積極做好個人衛(wèi)生,提高自身抵抗力,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早日恢復。
[1]王虎軍,劉麗英,徐亞莉.剖宮產圍手術期抗生素應用456例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7):768-770.
[2]劉 靜.整體護理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中旬刊,2011,17(12):41-42.
[3]陳幼娣,張 波.剖官產產婦的心理特點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下旬版,2010,26(10):33-34.
[4]黃晶珍.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感染潛在護理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現(xiàn)代醫(yī)學與臨床,2005,2(2):46-47.
[5]朱道珺,張 靜,丁小萍.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的自測健康評定[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6):15-16.
[6]賀 艷.剖宮產術前應用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0):117.
[7]蒙 萍,梁少霞.微波治療對預防剖宮產術后切口感染的護理[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2,(2B):118-119.
[8]李安娜.艾森曼格綜合征孕婦剖宮產術后的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4):64-65.
[9]胡 瑩,任選珍.剖宮產產婦術前心理護理體會[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7,36(6):765.
[10]梅曉芳,明雅焜,李麗芳,等.助產士產前教育對初產婦產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10(7):70-71.
[11]王立新.助產模式的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