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交通醫(yī)院(西安710068) 羅朝寧 胥雪梅
腦出血、腦梗死為常見危重癥,其發(fā)病與血壓升高及波動的有關(guān)。血壓異常又可加重腦卒中或者引起腦缺氧。密切觀察血壓的波動變化,及時妥善的處理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及預后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探討腦出血與腦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壓的變化的特點,以利于針對性開展護理工作,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對53例腦出血和61例腦梗死患者進行了血壓觀察和研究。
1 研究對象 本組選擇我院住院首次發(fā)生腦卒中11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8例,女36例。年齡46~82歲。腦出血53例,腦梗死61例。
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第1天每隔2h記錄1次血壓,第2天開始每隔12h記錄1次,連續(xù)記錄7d,同時按照腦卒中診療常規(guī)進行治療和護理。
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組采用SPSS15.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均值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有極顯著性差異。
腦出血組與腦梗死組發(fā)病第1天及夜間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高于正常;腦出血組48h內(nèi)血壓多呈持續(xù)升高,而腦梗死組血壓波動明顯。第3~7天兩組血壓基本正常,與正常值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急性期血壓均值比較(ˉx±s,mmHg)
腦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占首次卒中的10%~15%,30d病死率為35% ~52%,其中半數(shù)死亡發(fā)生在最初2 d內(nèi)[1]。腦出血發(fā)病率與血壓升高的程度有關(guān),腦出血后血壓管理不善,可能造成進一步的腦損害。血壓過高可加重腦出血,血腫進一步增大,過低又可致腦缺氧。因此密切觀察血壓的波動變化,及時妥善的處理,使血壓穩(wěn)定在適當?shù)姆秶?,對腦出血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康復有重要的意義[2]。當平均動脈壓60~140mmHg時,腦血管可自動調(diào)節(jié)使腦血流量維持在恒定水平。如果<60mmHg則腦血流量下降;而>140mmHg時,易導致再出血[3]。因此應將血壓控制在一個適當范圍以避免腦缺血或出血加重。
有研究認為 ,進展性腦梗死多發(fā)生在發(fā)病后l~3d內(nèi),腦梗死進展的原因包括腦部因素及全身因素:腦部因素即嚴重動脈硬化、血栓擴展、腦水腫、再灌注損傷等,全身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黏血癥、醫(yī)源性等[4]。高血壓是引起和促進腦動脈硬化的重要原因,長期嚴重高血壓導致嚴重腦動脈硬化,從而引起腦動脈管腔狹窄及腦血管阻力增高,使腦血液流速減慢,血液黏滯性增高,從而使梗死的血栓用塞更多的分支,使梗死范圍擴大,卒中加重。因此對于腦出血和腦梗死均需要良好的血壓管理和護理,才能預防疾病進一步加重。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腦出血和腦梗死發(fā)病后血壓變化特點不同,腦出血組與腦梗死組發(fā)病第1天及夜間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高于正常;腦出血組48h內(nèi)血壓多呈持續(xù)升高,而腦梗死組血壓波動明顯。第3~7天兩組血壓基本正常,與正常值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與前人研究有類似之處,急性腦卒中后85%患者血壓迅速升高,12h后逐漸下降,發(fā)病第5天血壓下降達低值[5],提示腦卒中后升高的血壓在無特殊降壓治療情況下確有自動下降趨勢。腦出血與腦梗死患者高血壓的區(qū)別在于腦出血患者24h血壓多呈持續(xù)增高,腦梗死患者仍有較大波動,提示持續(xù)性血壓增高者更易患腦出血。針對這些臨床特點,治療高血壓時應注意血壓的晝夜變化規(guī)律,尤其是夜間護理人員在對血壓的調(diào)控時應嚴密觀察和及時調(diào)整血壓。
[1] Counsell C,Boonyakarnkul S,Dennis M,etal.Primary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n the 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2:Prognosis[J].Cerebrovasc Dis,1995,5(1):26-34.
[2] 王玉潔,劉 娟,白 璇,等.成人自發(fā)性腦出血處理指南—2007年更新版[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08,2(1):39-60.
[3] 徐玉霞,王小英,李傳紅,等.腦出血患者血壓的監(jiān)測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6,9(4):102-102.
[4] 覃保華.進展性腦梗死危險因素的分析[J].廣西醫(yī)學,2009,31(9):1277-1279.
[5] 梁 健,范 元,肖繼紅,等.不同類型急性腦卒中血壓變化的動態(tài)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4,3(3):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