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張儀
1598年,英國劇作家Ben Jonson在話劇《人各有癖》里曾說:“Care will kill a cat(關心害死貓)?!焙髞磉@句話演繹成“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好奇害死貓)”,并最早于1873年收錄在James Allan Mair編撰的英語成語大全里?!昂闷婧λ镭垺笔蔷嫫匠H瞬灰獙Σ辉摴?、不該問的事兒表現(xiàn)出不該有的“求知欲”,否則會招來“殺身之禍”!
2007年,美國姐妹組合the Pierces在其專輯《愛與仇的十三個傳說》中推出了歌曲《秘密》,通過兩個女人之間的對話,描繪了普通人在保密與告密之間的矛盾掙扎。歌曲最后在近乎詭異的音樂中得出一個近乎恐怖的結論:兩個人無法保守秘密,除非其中一個死了。這個結論雖聽起來聳人聽聞,但并非毫無根據(jù),因為早在200多年前,美國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本杰明·富蘭克林就曾說過:“三個人無法保守一個秘密,除非其中兩個死了?!?/p>
既然秘密能招來殺身之禍,為何人們仍興趣不減?首先也許是好奇心源于人類本性,對未知事物有與生俱來的強烈求知欲;其次是因為保守秘密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很多人并不善于或樂于保守秘密,特別是一些重要的秘密逐漸會積累成保密者的心理負擔,于是渴望傾訴與分擔的欲望會慢慢滋長,直到內心防線徹底崩潰。
也正是因為秘密難守,又牽扯出另一個問題:信任。在秘密面前,有多少朋友值得信任?要在秘密面前明哲保身或者保全友誼,最好的辦法是對任何秘密都不表現(xiàn)出一絲一毫的好奇心,但做到這點又談何容易,多少人能抵擋住八卦新聞的誘惑。人們或許只知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卻不知這話后面還有一句“Satisfaction brought him back(心滿意足后它才會回來)?!?/p>
Secret
秘密
Got a secret
我知道一個秘密
Can you keep it?
你能否保密
Swear this one you'll save
發(fā)誓你永不會對人說起
Better lock it, in your pocket
最好鎖起來藏進包里
Taking this one to the grave
直到把它帶進墳墓里
If I show you then I know you
如果我告訴你,說明我相信你
Won't tell what I said
不會背叛我的秘密
Cause two can keep a secret
因為兩個人難以保守秘密
If one of them is dead
除非其中一人已被封口滅跡
Why do you smile
你因何發(fā)笑?
Like you have told a secret
貌似你透露了一個秘密
Now you're telling lies
現(xiàn)在你滿嘴謊言
Cause you're the one to keep it
因為你為了保密不敢透露真情
But no one keeps a secret
但是沒人能保守住秘密
No one keeps a secret
沒人能守得住秘密
Why when we do our darkest deeds
當我們做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Do we tell?
是否會對人說起
They burn in our brains
它們在我們的腦子里燃燒
Become a living hell
仿佛人間地獄
Cause everybody tells
因為所有人都會告密
Everybody tells
人人都會說出去
Look into my eyes
看著我的眼
Now you're getting sleepy
你已經昏昏欲睡
Are you hypnotized
你是否已經不知所措
By secrets that you're keeping?
為你所隱藏的那些秘密
I know what you're keeping
而我知道你的那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