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韓昌盛
對于農(nóng)村留守兒童來說,父母的引導(dǎo)、關(guān)愛是比物質(zhì)滿足更重要的事情。大學(xué)生“村官”小馬看到了這一點,他成立了“少先隊留守兒童小隊”,建成了“愛心活動室”,當(dāng)了3年的孩子王。
小馬本名馬成巖。因為個頭不高,村里人叫他小馬。小馬皮膚有些黑,喜歡笑,像一個靦腆的老師。在考村官前,小馬跟所有的畢業(yè)生一樣都忙著找工作,參加了很多場招聘會,也參加了幾次考試,并且考取了省城合肥附近一個縣城的教師崗位。只是那里離家200多公里,父母舍不得。小馬又是子女中最小的一個,左思右想,他決定回家做村官。
除了離家近,小馬當(dāng)村官還有一個理由:自幼在農(nóng)村長大的小馬,印象中村長就是經(jīng)常在大喇叭里講計劃生育、讓大家看好牛犢子不要糟蹋莊稼、然后用半土半洋的腔調(diào)喊人去取信的那個中年男人;書記就是站在會場中間大手一揮說黨員干部先交公糧,群眾要全部跟上 的那個老同志。小馬很想知道,自己到村里能做些什么。
小馬很快知道,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抓計劃生育了,老百姓也不用交 提留 ,村里的勞力幾乎都到外地打工了。小馬走訪了很多家庭,見到很多孩子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看,卻很少有人做作業(yè),還碰見三個男孩正在喝啤酒。小馬問他們?yōu)槭裁春染?,他們瞅了瞅他,不好意思地說:好玩,跟大人學(xué)的。小馬坐下來,和孩子們聊了半天,知道其中一個男孩的父母都在溫州,平時在爺爺家吃飯,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今天是他的生日 離開后的小馬決定做一件事——和留守的孩子們交朋友。
在村里跑了一遍,小馬的筆記本上記下了200多個留守兒童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小馬把父母都在外打工的30多個小學(xué)生編進了他的 少先隊留守兒童小隊 ,并申請到一間辦公室作為 愛心活動室。在 愛心活動室里,除了輔導(dǎo)作業(yè)、玩游戲、看電影,小馬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聽孩子們說話,說老師、說同學(xué)、說作業(yè)很多,說爸爸媽媽一走就是一年,一星期才打一次電話。這時,小馬總是一個傾聽者,他不講大道理,只是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比如膽小不敢走夜路,比如作業(yè)潦草被懲罰,以此證明小馬叔叔不如他們堅強,不如他們優(yōu)秀。小馬還說,父母就是因為太疼愛他們,才去遠(yuǎn)方掙錢給他們的未來鋪路,所以,遠(yuǎn)離也是愛。孩子們懂了,也知道在電話中說 爸爸媽媽,你辛苦了。
小馬成了馬老師,馬老師在村里人氣很旺。只要一放學(xué),屋里就擠滿了孩子,馬老師幸福得一塌糊涂。那以后,小馬工作起來非常順利,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小馬登門,孩子圍著他,大人客客氣氣地聽他談事情。遇見比較棘手的事,小馬去了,家長就不好意思,說:馬老師,我支持你。
小馬想過日后的出路。出路其實不少,省里經(jīng)常有專門面對村官的招考,單位也不錯,比如銀行、信用社,還有每年一次的公務(wù)員考試也定向招錄村官。開始,小馬是準(zhǔn)備長久干下去的,所以就沒怎么復(fù)習(xí),跟著大家去考場湊熱鬧,兩次都沒考中。小馬也沒覺得遺憾,反正在村里干得很好,月工資2000多塊,在當(dāng)?shù)剡€算不錯,群眾也挺支持。用小馬自己的話說,天時地利人和都有,可以干一番事業(yè)呢。
于是,小馬在三年任期滿后又續(xù)聘了,還在原來的村子,但是職務(wù)變了——2011年8月,小馬當(dāng)選為村里的副書記。小馬哭了,很真誠的。
這時,小馬的生活有了變化:結(jié)婚,生女。家在縣城,離他的村子40多公里,往返一趟不容易。妻子通情達(dá)理,不說找出路,只是建議他考一下。她說得很委婉,但小馬懂,和他一批的村官都做了公務(wù)員或者銀行職員,只剩下他還在堅守。
猶豫了一段時間,終于,2011年11月,小馬參加了考試,被錄取為政法干警。
即將踏上新的工作崗位,小馬糾結(jié)著怎么跟村里人道別,特別是那些孩子。村里人卻很高興,紛紛打電話祝賀他。
小馬想哭,卻沒哭出來。小馬很留戀3年的村官生活,在最基層和鄉(xiāng)親們在一起,心里踏實。小馬說,以后不怕吃苦了。
小馬還說,他很想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