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澤蕓
行善無須轟轟烈烈,而是細(xì)水長流
“巴西叢林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可能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龍卷風(fēng)”。這就是可怕的“蝴蝶效應(yīng)”。表面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蝴蝶效應(yīng)”告訴我們,對待不良事物若未及時防微杜漸,難保不會導(dǎo)致大局的分崩離析。
2012年2月17日下午,江蘇南通一位騎電瓶車的老人突然摔倒,昏迷20分鐘。在這漫長的20分鐘里,圍觀的人群水泄不通??墒菦]有一個人上前攙扶,甚至沒有一個人拿出口袋里的手機報警!
直到二十多分鐘之后,執(zhí)勤到事發(fā)地點的交通協(xié)管員撥打120,昏迷的老人才得以送院搶救。
有人說,我“不敢”上前去攙扶啊。他強調(diào)了他不是“不愿”。是“不敢”。
這話聽著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當(dāng)老人倒在地上昏厥了二十多分鐘,成十上百的圍觀者“不敢”上前攙扶救助,是出于“自?!?,還勉強說得過去的話,那么,掏出口袋里的手機摁下三個數(shù)字“110”或者“120”,不是什么難事吧?要知道,耽誤一分鐘搶救時間,老人就有可能失去生命。
可是當(dāng)這樣的“袖手觀”已經(jīng)冷漠到看到一個人奄奄一息,卻連掏出手機撥三個數(shù)字都不愿的時候,我們還能再說些什么呢?
想起了亞弗烈德·阿德勒那句著名的“使別人快樂”的話。
奧地利精神醫(yī)學(xué)家亞弗烈德·阿德勒,以他高超而獨特的精神療法享譽世界,他治愈了無數(shù)精神瀕臨崩潰邊緣的孤獨癥和憂郁癥患者。他有一個貌似簡單但卻神奇的處方,他說,只要按照他這個處方去做,14天內(nèi),病人的孤獨癥或憂郁癥一定可以痊愈。這個處方是:每天都想一想,怎樣幫助別人,使別人快樂,讓別人感受人世間的愛心力量。
他的病人中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丈夫因病離世不久,唯一的兒子也不幸意外身故,這突如其來的雙重致命打擊將她的意志擊垮,她患上了嚴(yán)重的憂郁癥,總想著如何自殺。
阿德勒著手治療她,他知道她喜歡種花,就鼓勵她種許許多多的花,然后將這些姹紫嫣紅的鮮花送給附近醫(yī)院的許多病人。她用愛心給病人們帶去了歡樂,也收獲他們真誠的感謝。慢慢地,女士有了生活的寄托和快樂的理由,她的憂郁癥被徹底治愈。
可是,如果這個女士生活在如今,她善良的充滿愛心的舉動可能會招致某些猜疑,甚至?xí)o她帶來某些麻煩和不幸。對此,恐怕醫(yī)術(shù)高超如阿德勒,也會束手無策吧。
所以,不要以為蝴蝶扇扇翅膀是小事。我們當(dāng)下要做的,就是阻止那只蝴蝶再扇動它丑陋的翅膀,讓那席卷道德與正義的龍卷風(fēng)就此停息,并永不再來。
編輯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