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萍
(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口腔科 遼寧朝陽 122000)
本組病例82例135個牙,年齡,牙位分市及療效見表1、表2。
從表1可知牙外傷脫落以中切牙居多,約占61.48%,其次為側切牙,占領32.59%。
從表2可知7~20歲組優(yōu)良率占91.2%
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干凈,青霉素或氯霉素生理鹽水浸泡30min后取出,用溫生理鹽水紗布保護牙周膜,對脫位時間2h以上者在無菌條件下開髓,一次性根充以備植入,年輕恒牙脫位在于2h內者無需牙髓處理。清理牙槽窩內異物及凝血塊,牙槽骨復位,縫合撕裂牙齦,生理鹽水沖洗牙槽窩,將備好的離體牙,按就位道方向植入,讓患者作正中咬合,使植入牙完全復位。兒童采用方絲弓正畸托槽粘結固定。根據(jù)外傷牙數(shù)目牙齒脫位松動情況,決定粘接托槽的數(shù)目,一般無牙合紊亂的只在外傷兩側多粘2~3個牙位托槽,用0.014~0.018鎳鈦方絲結扎固定。成人則采用鋼絲結扎固定或鋼絲結扎及光固化樹脂粘接聯(lián)合固定。
本組病例在療效復查統(tǒng)計時除按上述標準衡量外,還要觀察牙穩(wěn)固、牙冠顏色,牙髓電活力來判定其療效,共分4級,優(yōu):牙色正常,無齦瘺,無松動,無叩痛,活力測試(+),X光牙片顯示牙周膜清晰,為牙周膜愈合;良:牙色稍暗,無齦瘺,無松動,無叩痛, X光牙片顯示無牙根吸收,活力測式(一),為骨性愈合;較好;牙色變暗,可有齦瘺,松動II度以下,叩痛(±),1年以上X光牙片顯示有髓腔內或牙根吸收,但吸收未超過根長1/3,屬纖維性愈合;失敗:再植2個月以上仍松動III度;牙根吸收1/2以上或脫落。根據(jù)上述標準82例,135個外傷脫落牙再植后療效復查統(tǒng)計,成功132個占97.8%,失敗3個占2.22%(表2),成功132個當中活髓120個占90.9%,死髓12個占9.09%,收到滿意效果。
表1 135個牙牙位分布(個)
表2 135個外傷脫落再植年齡組與療效統(tǒng)計(個)
(1)通過臨床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再植存活時間越長,根尖吸收率越高,吸收范圍也越大,但根尖吸收如果沒超過根長的1/4,臨床無癥狀,也可視為再植成功。本文18個根尖孔未完全閉鎖的再植牙,就診時間在0.5h內,未做根管治療,經(jīng)過2~5年觀察,均獲得牙髓重建,根尖發(fā)育完成,且無1例根尖吸收。由此可見,對根尖孔未完全形成的脫位牙,再植時不必先行牙髓治療。(2)在再植術中,固定的方法較多,正畸托槽利用弓絲彈性起到牙合調整作用,有利于排齊牙列,對兒童患者較為合適,它操作簡單、快捷、痛苦小,對程度較輕的牙向脫位,可同時起到固定與復位的作用。(3)從臨床統(tǒng)計資料可知外傷脫落牙以青少年居多,特別是7~20歲占118個,治療結果113個優(yōu),2個良,2個較好,1個失敗,這與年輕恒牙根尖孔寬闊,牙周膜纖維神經(jīng)血管粗大,對接吻合力強以及豐富的血運和較強的抗感染能力有關。在手術操作中,應盡快再植復位縮短離體時間。(4)外傷牙復位后,要適應調牙合,不僅要檢查正中牙合位,而且要檢查側方牙合,前伸牙合及功能運動過程中有無牙合創(chuàng)傷,對于再植牙術后成功也很關鍵。
[1]張振玉.100個再植牙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2000,3:2004.
[2]Oulis C,Vadiakas G,Siskos G,et al.Management of intrusive luxation injuries[J].Endod Dent Traumatol,1996,1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