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英
(浙江省諸暨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浙江 諸暨 311811)
近年來,筆者采用護理干預急性腦梗死(AIS)患者,取得較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諸暨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的AIS患者80例,均符合文獻[1]診斷標準,辨證屬瘀血阻絡證[2]?;颊呔鶠橹薪?jīng)絡者,無中臟腑患者;發(fā)病在72 h以內,經(jīng)頭顱CT掃描確診,無意識障礙及明顯失語。排除活動性出血傾向、嚴重肝腎疾病、心房顫動或嚴重心力衰竭者、有藥物過敏史者或有精神類疾病者。8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 31 例;年齡 45~85 歲,平均(64.80±7.90)歲。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均給予中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并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辨證施護,包括日常護理、心理護理和康復護理。1個月后評價其護理效果。
1.3 觀察項目 (1)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NIHSS)評分[3]。 (2)生活質量評價[4],采用生活質量核心表(QOL-C30)的問卷調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評價。問卷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4個功能子量表,疼痛、疲乏、惡心嘔吐3個癥狀子量表。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秩和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見表1。觀察組治療后NIHSS 評分顯著下降(P<0.01),優(yōu)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組 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7.85±3.64 3.47±0.78*△對照組 40 7.89±3.26 5.15±1.13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2。觀察組治療后功能評分(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癥狀評分(疼痛、疲乏、惡心嘔吐)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 別 n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 疼痛 疲乏 惡心嘔吐觀察組 40 62.91±9.61△ 59.05±9.02△ 61.12±9.34△ 59.55±9.10△ 10.38±1.58△ 17.68±2.70△ 13.34±2.04△對照組 40 52.81±8.07 43.79±6.69 51.57±7.82 50.81±7.76 18.29±2.79 29.83±4.56 22.54±3.45
3.1 日常護理 患者處理急性期時要囑患者頭部取抬高平臥位休息,以利善頭部的血液供應。要囑患者避免躁動和情緒激動;給予患者持續(xù)低流量吸氧,要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血壓、脈搏和神志變化等變化。對患者口腔分泌物和嘔吐物要及時清除,切保呼吸道通暢;要每日記錄患者24 h出入量,保持患者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同時要保持患者大小便通暢,如果出現(xiàn)便秘,可適量給予緩瀉劑,必要時留置導尿管,并防尿路感染。特別要注意患者入睡時出現(xiàn)的鼾聲、呼吸深淺不一的情況,此時有可能發(fā)生病情惡化?;颊唢嬍骋⒁庖缘椭?、低膽固醇、低鹽和適量糖類及豐富維生素類的飲食為主。吞咽困難超過3 d者給予鼻飼流質飲食,但要注意鼻飼者的口腔護理。
3.2 心理護理 護患關系對心理護理的效果有重要的影響,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的預后和功能恢復非常關鍵;由于AIS起病急和病情兇險,患者對疾病的治缺乏治療信心,容易出現(xiàn)焦慮和擔憂。護士要細心地開導與安慰患者,輕聲告訴疾病并不可怕,并給患者講述成功恢復的病例,與患者交談語言不利者則通過寫字板、手勢等與其進行交談,解除患者思想顧慮,以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由于患者病程長,康復慢而且殘障率高,因此,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動員家庭和社會力量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促進患者康復。
3.3 康復護理 無論偏癱肢體有無感覺,一定要及早對患者進行功能鍛煉,腦梗死患者一般在發(fā)病后的第4日開始進行功能鍛煉。要給予癱瘓肢體被動活動和癱瘓肢體運動訓練,保持良好的肢體位置給予適當?shù)陌茨Γ纫曰颊呱现图绮堪茨χ潦种?,或者從肱骨的內側肌肉按摩至腕部;待患者進行緩解期時,可以適當?shù)淖鲋馔箨P節(jié)的伸屈及外展,內旋運動以及手指和掌部抓放動作等;下肢按摩與上肢相同,做到由上而下,再做膝、髖關節(jié)的屈伸運動,每日4次,每次不少于15 min。指導患者做翻身、起床、穿衣、洗臉以及刷牙等力所能及的日?;顒?。此外,對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者,要采用合適的臥位,并用支架支撐,以免患肢受壓變形。語言障礙者在加強語言訓練的同進可以給予針刺療法。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屬“中風”范疇,其病機是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沖犯腦,最終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外,病位在腦。本組病例均為中經(jīng)絡者。主癥為:突然口眼?斜,手足麻木,語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則半身不遂,伴惡寒、發(fā)熱、舌質淡、苔薄白、脈浮數(shù),屬經(jīng)脈空虛,風邪入中。本觀察表明,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AIS患者給予辨證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恢復患者的神經(jīng)恢復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中華神經(jīng)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
[2]陳平,井金洪.腦梗死發(fā)病機理及檢測治療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檢驗雜志,2003,4(4):121-123.
[3]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8(6):38-39.
[4]李建生,余學慶,慶慧.恢復期老年腦梗塞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7(3):1245-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