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科技人士和心靈導師都曾向我們許諾過更好的生活。但在這個世界上,仍有許多人像走鋼絲一樣,生活在生與死的邊緣地帶。日復一日,他們在那里經歷失去一切的恐懼、體驗到得而復失的痛苦,獨自品嘗看不到未來的黑暗經驗。一次意外——炮擊、轟炸,甚至是一場大雨和如期而至的寒流,都會毀掉他們的生活。
霍林郭勒位于科爾沁草原腹地,為了維持脆弱的草原生態(tài),當地政府禁止游牧,但真正威脅當地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的是露天采煤和工業(yè)開發(fā)。在工廠的背景前,一群綿羊在啃草,但多看兩眼就會發(fā)現,這些綿羊都是雕塑,并被鋼筋固定在草地上——它們原本是當地用來欺騙游客眼睛的道具,但在攝影師盧廣的鏡頭中,卻構成了對現實的絕妙反諷。
中國和美國近年來都頻頻發(fā)生針對在校學生的流血慘案。2012年12月14日,一名36歲的男子沖入中國河南省光山縣陳棚村完全小學,砍傷22名小學生。因為經費不足,這所位于中國中部農村的小學沒有安保人員(上圖)。同一天,一名20歲的槍手沖入美國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學,持槍打死28人,其中包括20名學童和8名教職員工。事后美國舉國哀悼(右圖)。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孩子們都經歷了難以想象的恐懼。這種恐懼在短時間內很難平復,有時候會伴隨他們一生。
中國和美國近年來都頻頻發(fā)生針對在校學生的流血慘案。2012年12月14日,一名36歲的男子沖入中國河南省光山縣陳棚村完全小學,砍傷22名小學生。因為經費不足,這所位于中國中部農村的小學沒有安保人員(上圖)。同一天,一名20歲的槍手沖入美國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學,持槍打死28人,其中包括20名學童和8名教職員工。事后美國舉國哀悼(右圖)。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孩子們都經歷了難以想象的恐懼。這種恐懼在短時間內很難平復,有時候會伴隨他們一生。
自2011年3月發(fā)生動蕩以來,敘利亞反對派和政府軍之間的對峙注定要跨入第三個年頭。政治沖突已經從敘利亞國內蔓延到國外,但多方勢力的插手使得局勢更加復雜。目前,該國死于沖突的人數已經超過1.5萬人,5月發(fā)生在該國中部霍姆斯省胡拉鎮(zhèn)的屠殺導致108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49名兒童。還有更多的兒童在暴力中受傷(上圖)。政治沖突的拖延帶來了普遍的不安全感和失望情緒。
和那些舉世震驚的事件相比,另一些死亡默默無聞——12月,在河南鄭州,位于鬧市區(qū)天橋下的一名露宿者死于夜間的嚴寒。露宿街頭在中國主要的城市里都能見到,露宿者往往隨身帶著全部財產(右上圖)。7月,在北京,大雨淹沒了街道,一位市民淹死在自己的私家車里——這些不幸的事件暴露了中國經濟社會和城市管理的重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