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鶯
婆婆,永遠聊不完的話題,同一屋檐下,自然沒有馬勺不碰鍋沿的時候。
我結婚8年了,周圍的朋友都說我嫁得好,老公是公務員,公公、婆婆是醫(yī)生和干部,雖然退了休,不是被醫(yī)院返聘就是有人求幫忙,自然“灰色收入”也不少。
剛結婚時,婆婆就對我說,她有自己的事情,將來孩子出生,她是看不了的。還說我老公小時候就是由外婆給帶大的,如果我母親不幫忙帶的話,她可以出錢給我請保姆。這話讓外人聽了可能是暖暖的感覺,可我卻覺得很心酸、冰冷。
我跟老公抱怨了一下,老公居然站在他媽那一邊來訓我:“我媽都答應給你請保姆了,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應該偷著樂才對,換了別人還沒這條件呢?”我更是氣上加氣,不理他了。
婆婆長得很年輕,喜歡美容、逛街、購物,很少做家務。就算是做,必須由公公主勺,我還要幫著打打下手。有一次,我和婆婆去商場購物,她拿名牌面霜給我看,并介紹說,這個牌子的隔離霜和化妝水有多么的好,我就是奉承了幾句,她就樂開了花。當場就刷卡買了兩套,我看下賬單竟然每套打了8折,還要600元哩,婆婆真是會保養(yǎng),我也跟著沾了一點光。
生活在一起多年,公公、婆婆倒是很少摻和我和老公的事情,這點讓我很滿意。居家過日子在許多點滴小事上,我也慢慢地理解并接納了婆婆的某些生活態(tài)度,畢竟世上不存在完全一樣的雞蛋和樹葉,更何況是兩個人。我愛看電視劇和湖南衛(wèi)視的綜藝節(jié)目,她也陪著我看。我和老公鬧矛盾,她一直向著我說話,這讓我很是欣慰。我在家除了上網(wǎng),就是睡懶覺,婆婆也沒嫌棄過我什么。不想做飯,婆婆就說出去吃吧;不打掃房間,婆婆就叫鐘點工來家打掃。在一些生活小細節(jié)上,婆婆對我還是關心呵護的。公公醫(yī)院里的事都忙不過來,一切都聽婆婆的,在我家只要婆婆開心,什么都好商量。
去年國慶節(jié),老公叔叔家的弟弟結婚,婆婆讓我倆也去參加婚禮,還說我見過世面,跟著張羅接親等事宜?;槎Y結束后,嬸嬸塞給我一個紅包,說是小意思,誰幫忙都要給錢的。我打開一看是500元錢,我一直以為是叔叔家里給的,直到最近無意間和老公聊天,才知道是婆婆怕我挑理多事兒,又怕直接給我指定不肯要,才托嬸嬸代為轉(zhuǎn)交的。我知道實情后,感到這錢的分量真是沉甸甸的……
婆媳關系是需要適應和培養(yǎng)的,老人都愛聽順耳的話,做兒媳的只要知道她的秉性脾氣,學會投其所好,矛盾自然會變小,家庭關系也會變得和諧美滿。
(編輯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