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陳君
蘇哈與巴民族權力機構曾達成協議,不得再參與政治事務。但隨著阿拉法特遺物檢測報告的公開,蘇哈與巴民族權力機構不得不再次站在同一陣營
在英國紀錄片導演喬安娜·娜塔西加拉和搭檔理查德·西蒙斯的眼中,阿拉法特的遺孀蘇哈有著不同于一般人的魄力。
“她是個果敢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喬安娜·娜塔西加拉對《中國新聞周刊》如此評價蘇哈。
2008年,為了拍攝系列紀錄片《王者的代價》中記錄阿拉法特生平的第一部,喬安娜找到了蘇哈。
“過程非常復雜,我們找了不少中間人。開始蘇哈不愿接受采訪,但當我們表示會用公正的態(tài)度拍攝紀錄片時,她答應了。她的理由是,需要有人客觀地記錄那段歷史。”喬安娜·娜塔西加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王者的代價》是由獨立電影公司“水平尺”拍攝的系列紀錄片,記錄一些有爭議的國家領導人的別樣人生,計劃拍攝12集。
對蘇哈的采訪連續(xù)進行了三天。蘇哈聊了很多,從與阿拉法特的相遇、女兒的出生、聊到自己在加沙的生活。喬安娜很難說清,在這三天里,她對蘇哈的情緒產生了多少次的起伏變化。
“她始終知道自己是第二位的?!闭f到這里,喬安娜的語氣中帶著些許同情,“她的婚姻不同于一般人,盡管是出生在富裕銀行世家的天之驕女,很多時候,她是在委曲求全。她和其他第一夫人完全不同,不會像她們那樣嫻熟地應對媒體,她的真性情讓她顯得格外真實?!?/p>
18個月后,喬安娜的團隊完成了《王者的代價》中阿拉法特部分的拍攝,蘇哈還特意去了趟倫敦看他們。2012年初,紀錄片問世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這一年竟是阿拉法特之死風波再起的一年。
蘇哈在接受《王者的代價》采訪后,又參與到了半島電視臺關于阿拉法特紀錄片的拍攝中。而這次拍攝,帶給她大大超出預料的收獲。
蘇哈改變了阿拉法特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當初拒絕對阿拉法特進行尸檢的蘇哈,會在8年后把丈夫的遺物拿出來檢測?!耙磺卸及l(fā)生得太快了。他的逝世,還有葬禮。人處在巨大的震驚中,根本想不到要尸檢?!痹诨貞洰斈隇楹螞]有要求尸檢時,蘇哈說了這樣一番話。
離開阿拉法特的日子,蘇哈并未再嫁。她曾公開表示,“阿拉法特是我一生中唯一深愛的男人,我將終生為他而活著?!?/p>
和阿拉法特一路走來的人,不會忘記1974年11月13日,他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第一次講話,更不會忘記他的那句,“我?guī)е蠙熘妥杂蓱?zhàn)士的槍來到這里。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落下。”那一年的阿拉法特45歲。那時候的他,依舊抱持著終身不娶的觀念。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一個凡人,也非常想有一位妻子和孩子。但是我知道我將面臨長期的斗爭。我認為要求任何一位婦女與我共患難是不公平的?!?/p>
直到阿拉法特遇到蘇哈。1988年,二人在突尼斯巴解總部相識,那時蘇哈只有22歲。第二年,阿拉法特訪問法國,負責禮賓和翻譯的蘇哈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蘇哈為阿拉法特離開了自己生活的巴黎,在他身邊做機要通訊工作。
1991年秋天,兩個人最終走進了婚姻。蘇哈出生于耶路撒冷的—個名門望族,婚后隨夫改信伊斯蘭教。1995年7月24日,阿拉法特和蘇哈的女兒在巴黎誕生,取阿拉法特母親之名扎赫瓦,意為希望和美麗。
有報道說,蘇哈曾創(chuàng)立救助組織,致力于提高巴勒斯坦婦女社會地位。但她開著寶馬車在難民區(qū)巡游的舉動,引起很大爭議。
晚年的阿拉法特過著長期被監(jiān)禁的生活。2001年,以色列軍隊入侵拉姆安拉,并將阿拉法特“圍困”在官邸中。以方指責阿拉法特領導的巴民族權力機構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實體”,隨后將阿拉法特軟禁。
然而,遭巴勒斯坦人詬病的是,蘇哈在這個時期并沒有陪在丈夫身邊,而是依舊在巴黎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
直到阿拉法特病危,蘇哈力排眾議,把丈夫接到巴黎治病。從阿拉法特入院第一天起,蘇哈就掌握了發(fā)布丈夫病情的權力,直到阿拉法特逝世,蘇哈始終陪在丈夫身邊。
“她綁架了領袖。這是很多巴勒斯坦人的看法?!痹诩由彻ぷ鞯陌屠账固谷四潞蹦隆ゑR斯里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曾為多家外媒在巴以地區(qū)采訪提供翻譯。
2007年,阿拉法特逝世的第三年,他的遺體被移送到了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紀念館”中。巴勒斯坦人潮水般地涌來,蘇哈的身影卻沒有出現。她傳來了一句話:“總有一天,我的丈夫會回到耶路撒冷,那是他的遺愿,耶路撒冷才是他的長眠之地?!?/p>
“很多巴勒斯坦人并不認為蘇哈是‘第一夫人。阿拉法特曾說自己會為國家戰(zhàn)斗,不會過婚姻生活。但蘇哈改變了他。很多人懷疑她嫁給阿拉法特的動機。也有人指責,在阿拉法特病重的時候,她想把阿拉法特據為己有,贏得更多利益?!蹦潞蹦隆ゑR斯里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蘇哈曾在2006年加入突尼斯籍,2007年與時任突尼斯總統本·阿里的妻子聯合創(chuàng)立“迦太基國際學校”,幾個月后兩人就分道揚鑣。同年,蘇哈的突尼斯國籍遭剝奪,官方文件并沒有透露做這個決定的原因。
她后來又移居馬耳他,也常居法國。
沒有被告的訴訟
2012年7月初的一天,忙碌的費合爾-蘇爾律師事務所接到了一個令人意外的電話,對方簡單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彼埃爾·奧利維爾·蘇爾立刻決定接手這個案子。
打電話來的人,正是蘇哈。她說,請律師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調查丈夫的真正死因。
費合爾-蘇爾律師事務所是一家成立27年的律所,在巴黎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尤其擅長商業(yè)和犯罪類官司。而這家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國際化程度非常高。他們的客戶遍布世界各國,同時,他們在中東、非洲和美國也擁有非常強大的關系網絡。這樣的背景,足以讓蘇哈放心地把案子交給這家公司的合伙人,彼埃爾·奧利維爾·蘇爾。
經過近一個月的籌備,7月31日,一份沒有被告的起訴書遞交到位于巴黎西郊的南泰爾法院。作為彼埃爾·奧利維爾·蘇爾的助理律師,杰西卡·費奈爾這—個月的時間幾乎都在忙于準備相關材料。
“因為蘇哈女士始終相信自己的丈夫是被謀殺的,所以我們提請法院批準成立調查組,調查阿拉法特的真正死因。但因為沒有具體的指控對象,所以這次訴訟是沒有被告的?!苯芪骺āべM奈爾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準備訴訟階段,蘇哈一直與律師事務所保持聯系,并希望案子能盡快進入下一階段。對于訴訟的結果,杰西卡·費奈爾表示自己不敢斷言,“等待訴訟結果的周期或許會很長,也許幾個月,甚至可能更久。法官將決定是否成立調查組,或者是因為證據不足而駁回我們的請求?!?/p>
最近,阿拉法特墓地附近增加了巡邏的安保人員。巴民族權力機構擔心有人強行挖掘墳墓進行尸檢,不得不加強防范??稍谔K哈看來,巴民族權力機構做得遠遠不夠。
蘇哈曾表示,之所以選擇與阿拉伯半島電視臺接洽遺物檢測事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巴權力機構成立的阿拉法特死因調查委員會,并沒有很好地履行職責。
事實上,這些年來二者之間的矛盾一直不斷。蘇哈曾指責阿拉法特的隨從貪污,而她自己則被批評為生活奢侈、愛炫耀。阿拉法特病危之際,蘇哈曾公開批評巴權力機構要“活埋”自己的丈夫。
在阿拉法特逝世后,蘇哈與巴民族權力機構達成協議,后者向蘇哈一次性提供2000萬美元,并每月付給母女倆3.5萬歐元的生活費。作為交換條件,蘇哈不得再參與政治事務,不得公開發(fā)表政治言論。
隨著檢測報告的公開,蘇哈與巴民族權力機構不得不再次站在同一陣營?!拔抑酪獙⑺酪蛘{查清楚非常困難,但巴勒斯坦人民和巴民族權力機構應盡一切可能,想方設法揭露真相,全體巴勒斯坦人民將因此而獲益?!?/p>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蘇哈不忘贊揚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幾句,表示對他支持調查阿拉法特真正死因的滿意。她知道,任何一個人,或者機構的力量,都不足以推動真相盡快水落石出,唯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