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
很多投資者在一段時間中取得好的投資成績,不是因為他們的投資技巧有多高明,而是因為偶然的運氣。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偶然性對一個孤立的投資者來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實際上,我就屬于這一類。從2007年到現(xiàn)在,我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成績一直領(lǐng)先于平均成績,但這都要歸功于我媽媽。
在2007年年中的時候,媽媽問我:“你為什么還不買房結(jié)婚?”
“現(xiàn)在股市正在漲呢!”
“那你賺了錢為什么還不買房結(jié)婚?”
“股市還會再漲?!?/p>
后來的情況是,我媽趁我出差的時候為我挑了套房子,并且付了定金,然后打電話通知我,讓我還她定金的錢,并且準(zhǔn)備首付款。這事當(dāng)時把我氣壞了,但我又沒辦法,只好賣了大部分的股票。事情發(fā)展到后來,我因此躲過了2008年的股災(zāi),留住了大部分從股市得來的現(xiàn)金。與此類似的情況還發(fā)生在2009年。
為什么我媽的市場感覺屢屢能超過市場?恐怕其中很大的因素是運氣。不過,其中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投資者在市場好的情況下,往往會沉浸在一種持續(xù)的樂觀中,他們相信景氣一直會持續(xù),相信自己的投資方式高人一籌或者自己投資的公司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保持盈利的高增長。其實在事后看來,投資者的投資水平往往接近于市場平均水平,而他們的樂觀情緒卻破壞了他們的投資業(yè)績。
投資者之間的情緒交流往往是正向的。比如,在市道比較好的時候,投資者之間的交流會傾向于增加投資信心,這讓人們更容易忽視風(fēng)險;在市道不好的時候,人們的交流又會傾向于加強悲觀情緒。
與媽媽們的交流和投資者之間的交流卻有所不同,媽媽們的優(yōu)勢在于:1. 媽媽們不需要為了保持友好的氣氛而贊同你的意見;2. 媽媽們和其他投資者不一樣的是,她們會更在乎你的財富的安全程度,因為那些錢關(guān)乎她們的養(yǎng)老;3.她們的想法并沒有被市場情緒所左右,而是保持著樸素的獨立性。
有一本著名的書——《股票作手回憶錄》,這本書之所以著名大概是因為書的主角是曾經(jīng)在華爾街名噪一時的投機者利弗莫爾。這本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其實非常無聊,基本上是利弗莫爾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復(fù):“我賺到了!”“不好,我又賠了!”“我又賺到了!”其中只有一個橋段對投資者稍微有點提示作用,那就是利弗莫爾在投機賺到2萬美元后,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他的媽媽很驚訝如同二流子的兒子能賺這么多錢,并勸兒子說:“你應(yīng)該找份正經(jīng)工作來做。”
利弗莫爾最后的結(jié)局是用大左輪手槍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遺書中寫道:“我的一生是個悲?。 薄犅爧寢屨f什么,再思考一下,看來這個問題強調(diào)多少次都不過分。
(邦 邦摘自《第一財經(jīng)周刊》2012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