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應21世紀社會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型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是大學專業(yè)課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在專業(yè)課的學習中,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的情況比較常見,這樣卻忽視了學生更應該掌握對知識獲取的過程和方法。本文根據作者的教學經驗,對自動化專業(yè)自主型學習的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自主型學習 創(chuàng)新 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192-01
1 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整個人類社會都在經歷著由工業(yè)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的嶄新轉變,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在新的信息化社會里,不能繼續(xù)自主學習,也不能跟著時代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人必將被新的信息時代所逐漸淘汰。目前在專業(yè)課的學習中,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的情況比較常見,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施行的還是“應試教育”,以傳授、灌輸為特征,以功利性為價值取向,學生學習的重點放在了掌握知識量的多少上,衡量學生學習狀況的唯一依據為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課堂上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學內容和方式比較死板。這種教學方法在單一進行知識傳授的情況下,卻忽視了學生更應該掌握對知識獲取的過程和方法。專業(yè)課的學習不是單單要求學生掌握一門課程的內容,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發(fā)展的學習策略,從而讓學生掌握、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從學習方式、生活方式、觀念上、思想上給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型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是大學專業(yè)課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2 自主型學習改革的內容
在教學決策理論指導下,在保證教學內容完整的前提下,構建自主探究型教學模式的程序框架,改革教學方法,抓好課堂教學改革,進行自主型學習改革工程。
通過自主型學習方式的改變,力圖達到以下幾個轉變。
2.1 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將傳統(tǒng)的教師的演示工具同時也轉變?yōu)閷W生的學習工具。結合學校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條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效的整合起來。鼓勵師生合作共同進行學習,創(chuàng)建師生間和諧的教學情景模式,教師由傳統(tǒng)概念的灌輸者轉變?yōu)閷W習的合作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行培養(yǎng),采取多種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自主型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給每個學生充分的能實現(xiàn)成功的機會。
2.2 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自主性學習興趣
以往教學常常按部就班的以整個知識體系的邏輯關系進行授課,可以轉變?yōu)橐灾R的組團形式進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發(fā)展自主型學習的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主動學習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跳躍式教學。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絡,交互式的形、聲、圖、文的特點和形式,由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和學習習慣進行學習的內容和方式的選擇,能夠讓學生從內在地由被動的學習地位,可以轉變?yōu)橹鲃有缘膶W習,變成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探究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下最佳自主學習方法和最佳自主學習效果。
2.3 優(yōu)化自主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建立信息技術模式支持下的新型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個體自主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等多樣的活動方式。這樣既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有效發(fā)揮教師的促進與主導作用。由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具備適合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的特點,可以給學生充分的個人時間和空間,可以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親自實踐,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全面參與,是學生具備自己的自主學習個性和特色。同時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新途徑進行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個性化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獨立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方法、規(guī)律、技巧。
2.4 改革組織形式及學習內容,更新培養(yǎng)目標
促進形成學生的認知結構,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課本知識的學習、高深學習,轉變?yōu)閭€人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群體學習等多種形式,學習自己所需的,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拓展性的對自己有益的各種知識的選擇性自動性學習。在這里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及CAI課件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新教師的教學教育觀念,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以注重于知識的傳授為主,將目標改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完善學生的人格,實現(xiàn)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3 自主型學習改革的要求
3.1 給學生營造濃厚的自主探究氛圍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并不是老師。自主學習和探究應該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在教改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學校和老師盡可能的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以達到喚起學生的主體自學意識,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的目的,使學生將自身的學習潛能充分的調動起來,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3.2 加大專題理論學習的力度
(1)倡導自學。教師閱覽室和網絡資源全天候開放;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2)組織進修。鼓勵條件允許的教師參加各級骨干教師培訓、專業(yè)技術進修,以及學歷進修等。同時還組織教師進行網絡培訓、教育科研網絡資源搜索、網絡沙龍等,交流經驗,拓展教師理論學習的水平和空間。
(3)請進來,走出去。一是請教育專家來校講學,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二是為了開闊教師視野,讓課題研究組的成員走出去,參加一些課題研究方面的活動。
3.3 把課堂作為課題研究的主陣地
素質教育最終還是要落實在課堂上,還是要回歸到課堂。所以說課堂是培養(yǎng)人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方法的運用是直接的教學認知過程,根據學生心理和學習特點,教師要給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指導。只要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思考和興趣,能夠發(fā)揮主導作用,都是好方法。自主型學習改革這一教研課題研究最后也只有落實在課堂。這樣才符合教育和科研的要求,也才能真正符合教育規(guī)律,才能貼近學生本身。
3.4 及時總結,矯正完善方案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要進行總結。如果總結得當,不斷積累經驗教訓,將會減少走彎路,掃除障礙,為下一輪實驗和改革打好基礎。所以說課題研究中,總結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總結的開展的形式主要有教研組例會、寫教學隨筆、撰寫相關教研論文等。
參考文獻
[1]魏金鳳.轉變學習方式 倡導自主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2012(20).
[2]農正.基于自主學習的網絡課程設計與應用[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12).
[3]管英杰.基于多媒體網絡條件下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2(6).
[4]羅錦霞.基于網絡的英語自主學習模式探索[J].中國市場,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