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的自然體育精神,在體育與健康新課程中有諸多體現(xiàn)。本文對初中體育教學中關(guān)注學生興趣和提倡自主體驗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拓展并豐富了自然體育的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體育教學 學生興趣 自主體驗
中圖分類號:G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227-01
1 初中體育教學中關(guān)注學生興趣
體育教學中學生體驗的是何種興趣呢?讓學生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老師只負責提供場地、器材,學生自由活動,是否就能體味體育教學的樂趣呢?顯然不是。所謂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及興趣愛好的放羊式教學,只能讓少數(shù)具備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生享受自由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而不能讓大多數(shù)試圖通過體育課堂教學獲得體育方法技能的同學體驗體育教學的樂趣。
1.1 運動技能得以提高,從而產(chǎn)生成就感
盡管體育課程的設(shè)置其深層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健康,但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體育學習,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掌握體育運動的知識與技能,體育運動的全部知識,最終歸結(jié)為技能與方法,技能就是體育知識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體育知識如果只以理論形態(tài)存在于學生的大腦中,而不能通過技能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那只能反映學生的記憶能力強,而絲毫不能說明體育能力的高與低。學生通過體育學習,掌握某種方法與技巧,并得以表現(xiàn)與展示,他就會獲得一種難以言傳的成就感與滿足感,這是體育學習的樂趣所在。如果在體育課上學生的體育能力長期得不到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與熱情當然會逐年下降,所以有調(diào)查表明,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程度,從小學生到高中生,呈現(xiàn)逐級遞減的趨勢。這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緣于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未能真正獲得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提高,使其逐漸產(chǎn)生倦怠心理,學習熱情得不到正向強化,因而學習積極性逐年下降。
1.2 在體育教學中身體進行適度運動后體驗到的快感
盡管體育運動與人的身心愉快之間的聯(lián)系還缺少生理學與心理學的嚴謹證明,但無數(shù)經(jīng)驗事實早就肯定了這一點。所以在現(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之下,從事體育運動、回歸人的自然狀態(tài)成為越來越多的白領(lǐng)階層與普通百姓業(yè)余時間的最佳選擇。各類球館、游泳館、健身房充斥城市生活的各個角落,各種拓展訓練營也如雨后春筍,方興未艾,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到球館或健身房揮汗如雨,到野外自然環(huán)境中去進行拓展訓練,表面看都是在“玩”,其深層原因,恐怕還是追求緊張工作之后的快感與放松。
眾所周知,由于人口眾多、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資源缺乏、就業(yè)機會相對較少等原因,當前我國學生的升學與就業(yè)壓力巨大,學業(yè)負擔很重,學生在教室內(nèi)學習的時間遠遠高于室外運動的時間,因而在體育課進行適度的身體活動會使學生獲得難得的放松與愉悅。體育課上適宜的運動負荷與合理的運動組合是體驗體育樂趣的重要因素。體育課上沒有適度的運動負荷,一味聽從少數(shù)學生的所謂興趣,教師放棄了教的責任而只給學生玩的自由,少數(shù)學生滿頭大汗而多數(shù)學生卻冷冷清清,這既不利于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也無益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
1.3 體育教學比賽中相互協(xié)作配合的滿足感
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比起其他學科更開放而自由,同伴間的協(xié)作配合更容易獲得老師的認可與贊許。特別是球類項目及一些集體項目,學生在從事這種類型的體育運動時友伴間的默契配合常會使學生有一種心意相通、心有靈犀的美妙感覺。比如在足球項目中有球隊員組織進攻,而無球隊員有意識地向空位跑動,牽扯對方的注意,進而突破對方的防守,獲得有效的進攻,即使是沒有進球得分,這種簡單的攻防演練也常會使同伴產(chǎn)生配合成功后的愉快感和成就感,進而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情感交流。學生時代的這種協(xié)作配合是未來社會交往的重要基礎(chǔ)。
2 初中體育教學中倡導自主體驗
2.1 動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學生的自主體驗
體育教學特有的方法是與身體練習分不開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除了遵循認識規(guī)律,通過視覺、聽覺來領(lǐng)會和感知動作的形象、過程、要領(lǐng)和方法外,更主要的是通過各種身體練習來進行學習,通過自主體驗來建立運動本體感受,最終達到掌握體育動作與方法,并能熟練運用。
設(shè)置體育課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健康,但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掌握牢固的動作技能是體育教學無可爭議的基本任務(wù)。動作技能的形成規(guī)律告訴我們,人的動作技能的形成必須要經(jīng)過學習者自身的練習與體驗,才能達到熟練與自動化階段。因此,學生的自主體驗是體育教學方法的基礎(chǔ)。
對于體育動作技能的學習而言,同樣如此。沒有學生自主模仿與練習,老師教得再精彩,學生仍然不會真正掌握體育的技能與方法,更談不上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所以說學生上了十多年體育課,前滾翻從小學一直翻到大學,學生仍然不得要領(lǐng),沒有掌握有效的體育鍛煉手段,課后缺少有效的自主練習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2.2 體育課程的獨特性質(zhì)在于身體的自主體驗
身體練習是體育學習中自主體驗的主要手段。身體練習體現(xiàn)了體育課的根本性質(zhì),也是學生真正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的有效途徑與必要途徑。在某種意義上,體育動作技能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練”出來的。但學生的練必須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之下進行,那種沒有組織、沒有目的的自由練習,決不是自然的體育教學。恰當?shù)纳眢w練習組織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學會必要的動作技能,還能使他們的身體承受適宜的負荷,有助于使其體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它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如果不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就背離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根本性質(zhì),也就稱不上是體育課了。
通過對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實踐的考察,看到一些曲解課程標準的做法,其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是,有些體育課不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教學手段,不以運動技能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有的把圍棋、象棋、吹肥皂泡等引入教材,有的用硬紙板制成預構(gòu)件,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去組裝房子、汽車,有的把尿素袋開發(fā)成“時裝”,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學走時裝。這些做法既學不到什么體育的知識、技能,也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疏離了體育課程的自然性質(zhì),應(yīng)該予以糾正。
3 結(jié)語
當代的自然體育精神,在體育與健康新課程中有諸多體現(xiàn)。本文對初中體育教學中關(guān)注學生興趣和提倡自主體驗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本文的研究體現(xiàn)出了課程的時代性,拓展并豐富了自然體育的內(nèi)容,是在舊思想基礎(chǔ)上形成新精神的一種蛻變。
參考文獻
[1]王松林.關(guān)注新課程—— 追求和諧靈動的體育教學[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0(4):101-102.
[2]王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互動性特征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0(5):77-79.
[3]李寶玉.新課程下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0(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