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為漢獻(xiàn)帝時中牟縣縣令,字公臺,東郡(今河南濮陽市南)人。
曹操行刺董卓被呂布識破后,董卓下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星夜捉拿,惶惶然向老家譙郡(今安徽亳縣)逃走。途經(jīng)中牟縣時,為陳宮拿住。曹操向陳宮表明自己正準(zhǔn)備矯詔天下,聯(lián)合諸侯共同討伐董卓,陳宮聽后甚是歡喜,原來他早已不滿董卓的暴虐,遂當(dāng)機(jī)立斷,棄官而同曹操一起共謀為國為民的大事。
二人逃了三日,到達(dá)成皋時,曹操引陳宮到其父結(jié)拜弟兄呂伯奢家中過夜。呂伯奢很高興,親自騎驢去外邊打好酒,又吩咐家人磨刀宰豬好生款待。
誰知曹操此時已是驚弓之鳥,聽到磨刀聲,誤以為是要殺他,索性先下手為強(qiáng),把呂伯奢一家男女八口全部殺死。后發(fā)現(xiàn)廚房內(nèi)捆縛肥豬一頭,才知是誤會,陳宮痛心地說:“孟德(曹操字)多心,誤殺好人!”然后二人慌忙逃跑。
途中,遇打酒回來的呂伯奢,呂驚問曹操:“賢侄何故匆匆離去?”曹操謊言朝廷捉拿緊急,不敢久留。緊接著,乘呂伯奢不防,一劍將呂伯奢砍殺驢下。
陳宮本來就因曹操亂殺呂伯奢一家而內(nèi)疚,現(xiàn)在又見曹操錯上加錯,連呂伯奢也不放過,故痛心疾首地質(zhì)問曹操,誰知曹操竟不以為然地說出一句:“寧使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p>
至此,陳宮真正認(rèn)識了曹操,他悔恨自己沒有認(rèn)清人,盲目棄官跟隨曹操。于是,生起殺曹操為國除后患的念頭。但又覺得這樣做不夠義氣,于是,收回寶劍,一人投東郡而去。
后來,陳宮一直跟隨呂布南征北戰(zhàn)。在呂布與曹操的屢次大戰(zhàn)中,多出奇謀。在濮陽西寨一戰(zhàn)中,陳宮設(shè)計,幾乎活捉曹操,若不是手下勇將典韋拼死相救,曹操早成呂布俘虜。
還有一次,陳宮派濮陽城中大富豪田氏假降曹操,誘曹操入城,結(jié)果曹操中了埋伏,曹軍大敗,眾將四散逃奔。曹操被呂布趕上,用方天畫戟敲著頭盔問:“曹操何在?”曹急中生智,虛指前面一人說:“前面那個騎黃馬的便是。”結(jié)果騙走呂布,僥幸逃脫被俘、被殺的厄運。
陳宮謀略過人,無奈呂布昏聵且剛愎自用,很少采納陳宮的諫言,得到實施的僅見以上二例,都使曹操幾乎喪命。
即便如此陳宮對呂布始終忠心耿耿,就在呂布已成甕中之鱉的時候,陳宮仍然為其出謀劃策,怎奈呂布不聽陳宮之言,偏信奸佞陳登父子詭計,被一騙再騙,終致失城折兵,受困于一座孤城,最后被部下捆縛獻(xiàn)城,做了曹操刀下之鬼,陳宮也同時被縛。
陳宮被俘后,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曹操懷念舊情,不忍加害,見了陳宮第一句話就問:“公臺別來無恙?”陳宮回答:“你心術(shù)不正,所以我棄你而去!”曹操問:“我既心術(shù)不正,你卻為何要跟呂布?”陳宮怒斥:“呂布雖無謀,卻不像你這般奸詐陰險!”曹操又問:“你自以為足謀多智,今天的結(jié)果怎么樣呢?”陳宮回過頭來,看著呂布說:“只因此人不聽我計,否則勝敗還未可知呢!”
曹操接著反問陳宮:“今天之事,如何處理呢?”言外之意想讓陳宮求情免死。陳宮卻說:“甘心受死。”曹操無奈問道:“那你的老母親怎么辦呢?”陳宮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應(yīng)該加害人之父母,如何處置你看著辦吧!”曹操又問:“你的妻室兒女怎么辦?”陳宮回答:“施仁政的人,決不會絕人后祀,妻兒存亡也都在你了?!?/p>
曹操惜才,不忍殺陳宮,誰知陳宮堅決請死,自己徑直下樓奔赴刑場,曹操起身流淚送別,陳宮頭也不回,伸頸受戮而死,眾人皆落淚。曹操厚葬陳宮,將他從下邳遷葬到許都,內(nèi)棺外槨。他的老母及妻兒都被曹操接至府中贍養(yǎng)。
掩卷深思,陳宮一生光明磊落,正氣凜然,博得后世不少贊譽(yù)。但是他雖胸懷大志,謀略過人,卻事業(yè)未成身先死,原因就在他不辨賢愚,以美玉而投頑石,又拘小節(jié)講小義,不忍擇主而事,委身以一無德無才之呂布,為他而死,誠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