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提出對多變地質條件下的隧道施工采用動態(tài)施工的必要性,從隧道塌方整治及預防措施角度闡述了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則及要求;并以西山隧道為例,分析多變的地質條件和結構特點,以便為日后不良地質條件的隧道施工提供參考依據。
西山隧道DK460+236~DK463+335,全長3099m(包括5m明洞)。本區(qū)地處貴州高原,地形起伏較大,地勢相對較陡。為剝蝕、侵蝕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較大,山高坡陡植被不發(fā)育,自然橫坡30°~70°,相對高度50m~200m;基巖多出露,表層覆土為粉質黏土,局部較厚,溝槽中還分布有卵石土,基巖為灰?guī)r、白云巖、白云質灰?guī)r夾泥質灰?guī)r、碳質頁巖、砂巖、石英砂巖夾煤層及頁巖。洞身位于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不良地質為危巖落石、巖溶、順層、煤系地層(含瓦斯)等。
1塌方簡介(順層偏壓)
隧道在開挖至D1K463+297處時,圍巖巖體較松散,極破碎,巖質為砂層,且沿線路左側拱腰位置斜向右側拱腳位置有明顯軟弱煤層,明顯順層偏壓地質結構,當開挖至D1K463+295.8處時,沿掌子面拱頂位置發(fā)生坍方。
本段地質設計為石英砂巖夾頁巖及炭質頁巖,頁巖為隔水層,基巖內含水較差。巖層產狀S-N/45E,巖質軟,巖體破碎,為泥巖、砂巖夾炭質頁巖,薄層狀,有大量地下水滲出,軟質巖遇水軟化,層間結合差。
2塌方整治
首先封閉坍體對坍體采用φ42注漿小導管進行注漿加固,固結塌方體,確保坍體穩(wěn)定防止坍方擴大,便于處理塌方,同時確保施工安全,塌方整治措施如下。
(1)塌方處使用Φ89長管棚一環(huán),管棚長38m,每環(huán)20根,注漿量為3.0m3/m,主要布置于線路前進方向的左側拱部(坍塌側)。(2)為保證施工及結構安全,防止拱部進一步坍塌,于在原有拱墻格柵鋼架之間增設補強工字鋼架。(3)于D1K463+255~D1K463+270處設置拱墻18號工字鋼架,間距0.8m;D1K463+270~D1K463+290段設全環(huán)18號工字鋼架,間距0.8m。(4)作業(yè)平臺必須搭設牢固,穩(wěn)固可靠,防止因鉆機振動造成平臺失穩(wěn)。(5)加強監(jiān)控量測,隨時注意圍巖變化情況,及時根據量測數據調整支護參數,確保施工安全。(6)加強瓦斯檢測。(7)進行仰拱開挖時,采用鋼管或I18工字鋼作臨時橫撐仰拱。(8)襯砌緊跟,條件成熟立即施做襯砌,封閉呈環(huán)。(9)襯砌砼滿足設計要求后,對地表坍方處進行夯填,并使用M7.5漿砌片石鋪砌,厚度35cm,四周做好截水天溝。
3西山隧道地質情況分析
根據開挖揭示的地質情況來看,西山隧道D1K461+300至隧道出口穿越的地層主要以炭質頁巖為主,局部含有煤層及煤線,炭質頁巖含量大,達40%以上,巖體破碎,節(jié)理發(fā)育,巖石完整性差,隧道通過位置位于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及其附近,地下水發(fā)育,設計勘察時對基巖裂隙水發(fā)育程度及其對圍巖的軟化影響預計不足,引起圍巖級別發(fā)生變化,且線路與巖層走向小角度相交,巖層傾角為40°左右,順層作用明顯,由于地下水對頁巖、炭質頁巖的強烈軟化,造成軟化夾層,加劇順層的影響,致使工程地質條件惡化,隧道側向應力增大,軟質巖在開挖后迅速崩解,遇富集于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且有豐富補給的地下水,巖體物理力學指標下降致使初期支護變形較大且發(fā)展迅速,容易引起整個支護體系失穩(wěn),頻繁造成坍塌。D1K460+939~D1K461+300段由于埋深淺(最淺埋深為7m),覆土較厚(7m~8m),加之該段巖溶發(fā)肓,且該段隧道穿越溝槽,雨季時地下水極發(fā)肓,巖體溶蝕現象嚴重,節(jié)理發(fā)肓,隧道穿越土石接觸帶,從而易引起坍方。
4西山隧道預防塌方措施
(1)超前小導管采用φ42~50熱軋鋼花管,壁厚3.5mm;超前錨桿采用φ25中空注漿錨桿,錨桿桿體抗拉力不小于180KN。(2)小導管環(huán)向間距為400cm,小外插角為5°~7°;大外插角為45°,可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3)小導管或超前錨桿長度,每根長度為3m~5m,兩組小導管間縱向水平搭接長度不小于100cm.(4)小導管注漿采用水泥砂漿(水灰比0.5~1.0);當圍巖破碎,巖體止?jié){效果不好時,亦可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5)小導管在前部鉆注漿孔,孔徑6mm~8mm,孔間距10cm~20cm,呈梅花型布置,前端加工成錐形,尾部長度不小于30cm,作為不鉆孔的止?jié){段,注漿壓力控制在0.5MPa~1.0MPa,具體漿液配合比和注漿壓力由現場根據地質條件試驗確定。
5施工要點
(1)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護圍巖原有的特性,減少對其破壞和擾動。
(2)在施工中采用動態(tài)措施,合理選擇支護類型及支護參數,創(chuàng)造襯砌施工條件,縮短底部閉合時間,達到良好受力狀態(tài)。
(3)加強監(jiān)控量測,及時準確的數據分析,為施工方案的切實可行提供重要依據。
(4)軟弱圍巖施工必須貫徹的原則: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
6質量要點
(1)噴射混凝土有足夠的噴射厚度,使噴射表面平整;使其與圍巖附著成為一體,相互間能夠傳遞力和變形。
(2)確保足夠的錨桿數量、孔深和裝填足夠量的錨固劑。
(3)嚴格控制鋼架的間距,與圍巖緊密接觸,縱向連接、底腳牢固。
(4)二次襯砌確保厚度、凈空尺寸滿足設計要求。
(5)防水板、止水帶張掛及安裝符合規(guī)范要求,充分發(fā)揮防水、止水效果。
7安全要點
(1)開挖后初期支護及時跟進,確保作業(yè)人員人身安全。
(2)開挖工作面拱頂及邊墻處的危石及時處理。
(3)放炮作業(yè)每一循環(huán)的裝藥量應按地質情況及時調整,不應盲目施工。
(4)洞內爆破作業(yè)必須統(tǒng)一指揮,所有人員必須撤離至安全地點(距爆破點200m以外)。
(5)遇有下列情況時,嚴禁裝藥爆破。
(6)照明不足;開挖面圍巖破碎尚未支護;出現流泥未經處理;有大量溶洞及高壓水涌出,尚未治理;沒有警戒好的。
(7)煤層處開挖工作面附近20m風流中瓦斯?jié)舛缺仨毿∮?.5%;必須采用濕式鉆孔;炮眼濃深度不應小于0.6m。
8若干體會
(1)充分發(fā)揮圍巖結構作用,保護圍巖,利用圍巖。
(2)加強監(jiān)控量測指導施工的作用,加強一線技術人員數據分析的能力,真正的為修改支護系統(tǒng)設計和變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據和保障。
(3)在順層地段施工減少對圍巖的擾動,加強徑向注漿作業(yè)的高效性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手段。
(4)軟弱圍巖地段選擇正確的施工方法的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關寶樹.隧道施工要點[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蔣爵光.隧道工程地質[M].中國鐵道出版社,1991.
[3]沈中其.鐵路圍巖分級方法[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4]鐵道部.鐵路隧道施工技術規(guī)范[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