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祖屋里放著一輛獨輪的手推車,車頭著地車把朝天立在一個角落里。透過上面厚厚的灰塵和蛛網(wǎng),還能依稀辨出那桉樹木車盤上的木紋??粗@已逐漸被人們遺忘的物件,記憶的閘門在回首中徐徐打開,往事如昨天歷歷在目。童年的一切,時??M繞著我的心扉,讓我無法忘懷,又怎能忘懷!
聽長輩們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家還比較落后,經(jīng)濟也比較貧乏,物資運輸全靠肩挑背扛,馬馱牛拉。于是,前輩們便發(fā)明了一種常用的運輸工具手推車。手推車的車架是用木質(zhì)結(jié)實的“桉樹”、“榆樹”、“楓樹”、“梨樹”等雜木制成的。車身中間隆起部位下方裝有一個圓木輪子,為減少摩擦損耗,有的將木輪四周包上一層鐵皮,推車時,隨著木輪滾動,輪軸與車芯唱著“吱吱呀呀”的歌曲,鐵皮和地面摩擦出“呼呼嚕嚕”的響聲,似乎和沿途的人們打著招呼,所以,老遠的人們便知道手推車來了,趕快讓道。那時,因推車的人多,周而復始,年長月久,便將本不很好鄉(xiāng)間小道磨出一道道車轍來,那就是“手推車”留下的痕跡。
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市場上出現(xiàn)了橡膠車胎,手推車也開始鳥槍換炮,改木質(zhì)輪子為橡膠鋼絲輪胎,輕便了許多。手推車在當時那個年代還是一種比較先進的運輸工具,因為它一次能搬運四五百斤重的貨物,是人力運輸?shù)亩寥?。因此,它的用途很大,如農(nóng)田平整、筑堤壘壩、下田收割、上山砍柴、莊稼施肥、運送石條木材、統(tǒng)購公糧等都離不開它。
記憶中,母親最離不開的是一輛獨輪手推車。
農(nóng)忙時,母親推著她心愛的獨輪車下地干活,回家時總是捎回滿車的豬草;農(nóng)閑時,母親更是推著她心愛的獨輪車去打草拾柴、推土。
學前的我,令我最高興的事,除了與小伙伴們玩耍,就是跟隨母親去山坡的自留地干活了。自留地離家有數(shù)里遠,是村里最遠的田地。地里有一廢棄的土磚窯,那是我們小孩心中的樂土。在我們眼中它高大如山,每次爬上去我總會產(chǎn)生出一種勝利的自豪感來。因此我就時時央求母親,凡去自留地就勿忘帶上我。母親便欣然答應。
路上,母親總是用車推著我前行。每每我總是怕累著母親,要求自己走。母親決意不讓,一是說嫌我走不快,二是說有個小孩在車上獨輪車推起來會更輕。于是我便乖乖的趴在車樓上,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小車穿過綠綠的田野,一路走向遠方。我用稚嫩的聲音給母親唱著自以為動聽的歌,母親微笑著聽著,也不時與來往的鄉(xiāng)親們打著招呼,不知不覺我們便來到了我家的地頭。
我歡呼雀躍著跳下車,向著大窯奔去??焖倥郎细吒叩耐粮G,坐在上面眺望遠方,或是仰躺在上面看著天上的白云遐想聯(lián)翩。時而,不忘對著地里干活的母親喊上一聲,用力揮揮手。母親也總是抬起頭來喊上一句“小心點,別摔著!”就又埋頭去忙碌地里的活計去了。
天晚了,彩霞滿天。我們準備回家了,此時的我也滿載而歸:從地里刨來的花生、從大窯的壁洞中掏來的鳥蛋、小溪中找到的小鵝卵石……
現(xiàn)在回想起當年的情景:夕陽下,一位三十來歲的農(nóng)村女子,扎著長長的麻花辨,嬌小的身軀推著一輛獨輪車,車上捆著幾只裝著地 瓜的蛇皮袋。車樓上坐著個調(diào)皮小男孩。女子額上滲出滴滴汗水,臉上卻掛著善良的微笑。這是多么美的一幅畫卷??!
母親就是這樣,用她那輛心愛的手推車,推走了貧窮,推來了希望;推大了她的孩子,推出了中國母親的堅韌,更推出了華夏母親的美德!
看著在角落里的獨輪車,我不禁在心里對那車子進行勸慰:獨輪車,是社會的進步才使你寂寞。你應該高興,不必落魄。在歲月的長河中,有你美麗的浪花一朵;在歷史的長卷中,有你厚重的彩照一頁,即使進了博物館,人們也不會忘記你。對你的感情,只能會隨著歷史的進程凝煉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