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邏輯有其獨特的含義:一是表示股市運行和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二是表示投資股市所依據(jù)的理論、觀點和看問題的方法。也可以說,一個是內(nèi)在的邏輯,一個是思維的邏輯。本文要探討的是思維的邏輯,而且主要是一些看似不合邏輯的邏輯。
投資股票,每一項操作,即買或賣,都要有邏輯的支持,也就是要有買或賣的理由。作為一個理性投資者,對買賣的股票必須是了解的,而了解的情況必須是確定的,買賣的理由也應(yīng)當是充分的。那些大師級的人物如巴菲特、林奇等,都是這么做的。這樣做是符合關(guān)于確定性的基本邏輯要求的??墒窃诠墒兄校芏喙善钡某醋魉悸穮s恰恰相反,不是體現(xiàn)確定性這個基本邏輯要求,而是體現(xiàn)了對不確定性的熱衷。比如,2011年初,市場突然冒出一個“石墨烯”題材,說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新材料,比黃金還貴。先是中國寶安逆市連續(xù)上漲,有些券商和媒體歸因于該公司生產(chǎn)這種新材料,而寶安公司卻遲遲不表態(tài)。后來說它在深圳的一家控股子公司投資開發(fā)這個項目,又有傳媒說它有石墨礦,后來澄清說正在洽談收購石墨礦事宜??傊?,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寶安的股價卻在這種不確定性中漲了近百分之九十。不過,隨著真相的逐步明晰,大幅上漲的股價又慢慢跌回來,即由最高的25.43元跌到了9元左右。去年11月寶安公司公告其控股子公司開發(fā)的石墨烯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完成了中試線建設(shè),石墨烯日產(chǎn)量穩(wěn)定在1公斤以上。今年1月又公告石墨烯相關(guān)專利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局申請的進展情況。盡管這個項目的確定性越來越高,但股票的價格并沒有多大反應(yīng),資金再也沒有起初那種炒作熱情。這就像帶著面紗的美女,朦朦朧朧看上去很美,人們對她很感興趣。而一旦揭開面紗,見到了真像,噢,原來不過如此,人們的興趣自然就消退了。這就是那些炒家為什么熱衷于炒不確定性的原因,也是一些投資者樂于跟風的原因。
再看看資金對安泰科技炒作的思路。去年11月16日安泰科技公告其與國家電網(wǎng)電力科學研究院簽訂成立合資公司的框架協(xié)議。這是重大利好,公告當日,上證指數(shù)大幅下跌62點,而安泰科技則高開高走并一度漲停(23.22元)。但好景似乎只是一瞬間,拋盤蜂擁而出,漲停板隨即被打開。當日雖然上漲了2.42%,但留下了一條放量的長上影線。后來安泰科技的股價一路下滑,至今只有11.5元之多。今年2月安泰科技與電科院正式簽訂了合資公司合同,10月又正式在北京市辦理了注冊登記手續(xù)。這么確定的事項,公司股價卻沒有什么反應(yīng)。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一些機構(gòu)熱衷于炒不確定性,炒潛在的利好題材,而一旦利好題材得到確認就是他們出貨的良機。因為在利好確定之前,一些機構(gòu)已掌握了內(nèi)情,已對不確定性進行了炒作,使得股價上漲了一定幅度。
還有一個最新的典型,也涉及到不確定性,不過它是另一個類型。近兩個月,管理層控制新股發(fā)行的價格和數(shù)量,這本是一件有利于股市健康發(fā)展的好事,但卻引發(fā)了市場對新股的瘋狂炒作。首先是洛陽鉬業(yè),在A股市場發(fā)行價3元,發(fā)行總額20000萬股,上市首日收盤價9.63元,上漲3.21倍,上市次日漲停(10.58元)。前三日換手率都在60%以上,從第三日開始下跌,走價值回歸之路。對洛陽鉬業(yè)的炒作,雖然覺得瘋狂,但由于有一段時間沒有新股上市,而且是低價縮量發(fā)行,即使炒過頭也見怪不怪。但11月2日上市的浙江世寶的炒作可以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浙江世寶在A股市場發(fā)行價2.58元,上市流通盤僅1500萬股。首日開盤價15.62元、收盤價18.75元,分別上漲6.05倍、7.26倍,創(chuàng)下新股首日開盤漲幅最大和新股上市首日遭臨時停牌最快的記錄。上市次日放量跌停,其在香港的H股收盤價2.47港元,折合人民幣2.01元,AH股溢價比高達8.4倍。
如此瘋狂地炒新股,背后的邏輯無非有兩條:一是物以稀為貴。雖然A股市場從總量上來講擴容的規(guī)模大、速度快、供過于求。但近兩個月突然減少,而且基本上上市的是低價、小盤股,這就燃起了一些投資者炒新、炒小的強烈欲望。另一條是部分投資者有博傻的心理。盲目地、瘋狂地追高,知道自己在做傻事,但總以為還有人比自己更傻,而且認為擊鼓傳花不一定自己就會接到最后一棒,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建立在不確定的因素上。這種心態(tài)確實需要學一點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