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一則小故事,至今印象深刻,故事的大概內容如下:
有一對老夫婦,妻子的口頭禪是: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
一天,老頭子騎著家里的一匹馬去趕集,準備在集市上把馬賣掉,換點錢補貼家用。在路上,他碰到了一個牽著母牛的農民,老頭子覺得母牛能產牛奶,比馬的用處大,于是主動向對方提出用馬換他的母牛。由于一匹馬的價值明顯大于一頭母牛,于是那人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還未走到集市,老頭子的一匹馬變成了一頭母牛。他牽著母牛轉身往回走,一路上又不斷地用牛換羊,用羊換鵝,再用鵝換雞,最后,他又用雞換了一袋爛蘋果。
老頭子扛著一袋子爛蘋果走進一家酒吧,遇到了兩位有錢的英國人,當他們聽了老頭子從用馬換牛到最后只換得了一袋爛蘋果的經歷后,都狠狠嘲笑他,并很肯定地說:“你回家會被你老婆狠狠揍一頓的。”老頭子卻很自信,說:“我將會得到一個吻,而不是一頓痛打,我老婆會說:老頭子做的事兒總是對的。”
于是雙方打賭,如果兩個英國人輸了,就給老頭子一斗金子,反之,老頭子就要輸給他們一袋爛蘋果外加自己和老婆的人身自由。英國人認為他們肯定會贏,于是一口答應下來。
結果完全如老頭子所說,妻子并沒有怪他,反而給了他一個響亮的吻。
兩個英國人輸了,但他們輸得心服口服。
其實故事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從這個故事里,讀到了滿滿的溫馨——這樣的愛情多美好,無論別人看來多不靠譜,在自己眼里,那個人永遠都是對的,即使別人覺得他錯得一塌糊涂,簡直就和白癡沒有區(qū)別。
在愛情里,別人的觀點重要嗎?說重要也重要,因為最終分手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承受不住外界的壓力,外界干擾的聲音太大,以致雙方都聽不見對方發(fā)出的心聲,最終分手。類似的事例,在生活中一點都不難找,張柏芝跟謝霆鋒的愛情舉世矚目,但是他們沒有走到最后,因為在一大片的祝福聲中,總有那么幾聲從陰暗的角落里傳來的不懷好意的詛咒,祝福的人多,詛咒的人也不會少到哪兒去。那么多人評頭論足的愛情,又能堅持多久?
贊美的話,我們聽完了笑一笑,而那些難聽的話,我們卻總是做不到不在意,因為,我們似乎更愿意相信“忠言逆耳”,對于別人的“忠言”,雖然當時心里不服氣,卻還是忍不住放在心里的某個角落,下次再聽到類似的話,就拿出來溫習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溫習,久而久之,不說眾口鑠金,自己已經溫習過那么多遍的話,不當真都難。
最后,往往一段愛情就在諸多的“忠言”中煙消云散,一個擦肩就是一世,再轉過身去已經是滄海桑田,想回都回不去了。
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愛情,為什么總會有那么多人評頭論足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你把它放在了讓別人評頭論足的位置上。董潔和潘粵明結婚了,因為兩個人都很低調,沒有吸引那么多的眼球,真正主動去關注的都是因為喜愛他們的人,不會輕易對這份感情發(fā)表議論,所以他們的小日子才過得有滋有味,羨煞旁人。袁泉和夏雨結婚了,從戀愛到結婚一直很低調,除了結婚時在媒體自發(fā)的炒作下轟動一時,婚后他們又開始過起波瀾不驚的日子,沒有人評頭論足,他們反而更能沉下心來體味屬于自己的幸福。
人只有兩只耳朵,聽不得太多的聲音,如果太過關注外界,那么也許你就聽不見最親近的人發(fā)出的聲音,連基本的傾聽和溝通都失去了,還怎么在一個屋檐下過下去?
所以,如果遇到了一個真正愛的人,雖然忍不住想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找到的人多么優(yōu)秀,但也要有分寸,不要打著“分享幸?!钡钠焯枦]完沒了地炫耀。因為你不知道那些聽你分享的都是些什么人,也許有人早就巴不得你們早點分開,見不得你們幸福,何苦又要一次又一次地用你的幸福去刺激人家?要知道,受到的刺激太多,別人總會采取一點措施來保護自己脆弱的心靈,保不準就會使點壞,給自己找點樂子,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你們的痛苦之上,你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編輯/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