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卵巢癌治療有新突破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的一項研究宣稱,科學家在最致命的婦科癌癥晚期卵巢癌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一種編號為ABT-898的可縮小晚期卵巢腫瘤的縮氨酸多肽,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幾率。通過實驗鼠研究發(fā)現,ABT-898可以減少腫瘤中的異常血管,進而有效縮小晚期卵巢腫瘤,且不會傷害正常血管。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將會大大提高化療藥效,因為健康血管有助于將抗癌藥物送達病灶,而ABT-898對腫瘤中異常血管的抑制作用又可為化療掃除障礙,以更好發(fā)揮抗癌藥效。
日開發(fā)出副作用極小抗癌藥物
日本濱松醫(yī)科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fā)出一種可減輕副作用的抗癌劑,通過動物實驗發(fā)現效果顯著。
惡性腫瘤在成長到1~2厘米大小時,就會生長出吸收營養(yǎng)的“新生血管”。研究小組發(fā)現,連接氨基酸的一種肽具有易于在新生血管積聚的特性。他們據此開發(fā)出與肽組合的抗癌藥物,這種抗癌藥物僅對新生血管起作用。
濱松醫(yī)科大學與美國桑福德伯納姆醫(yī)學研究所共同開展實驗,把該抗癌藥物投給患有癌癥的小鼠。結果發(fā)現,僅需過去用藥量的1/40,小鼠體內的癌細胞在19天之內消失,而小鼠完全沒有出現副作用。研究小組計劃對該藥物進行臨床試驗,爭取早日實現應用。
化療有損大腦功能
美國研究人員發(fā)現,經化學療法治療的乳腺癌患者與未經化療的病患相比,在記憶等認知功能測試中的表現略微遜色。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研究員謝莉·凱斯勒領導的研究小組以25名化療乳腺癌患者、19名采用外科手術療法的患者和18名健康女子為對象,讓她們玩一種分牌游戲并回答自身認知評估問卷,同時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監(jiān)測腦部活動。
實驗結果顯示,接受過化療的患者分牌時間更長,錯誤更多。借助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員發(fā)現,這些人的大腦前額皮質三個區(qū)域的活動能力下降。一些癌癥患者抱怨,化療后大腦反應變得遲鈍,這在研究中得到證實。
青少年用頭頂球1000次會永久損傷大腦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青少年經常用頭頂球會損傷腦細胞,甚至留下不可治愈的腦部損傷。
美國的一個神經醫(yī)學專家研究小組對38名業(yè)余足球運動員的頭部進行了研究。受調查的運動員均從兒童時期便開始接觸足球,研究人員根據他們自童年起至今練習頭球的次數來評估其大腦受到的損傷。
研究發(fā)現,經常練習頭球的人,其額葉和腦后部約5處地方會有損傷,這樣的損傷往往會影響到人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視力,而這些運動員在言語記憶、手眼協調配合的速度方面都表現得較差。研究人員估計,青少年用頭頂球達1000次,就會對腦部造成無法治愈的損傷。
高智商父母的子女易得自閉癥
英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高智商父母的子女更有可能得自閉癥。
研究人員發(fā)現,父母若從事以科學、數學為基礎的工作,其子女更有可能會得自閉癥。集中表現在,父母兩人都是從事這一類工作的子女得自閉癥的幾率高于父母其中一人從事這類工作的子女,而父母都不是從事這類工作的子女得自閉癥的幾率會更低。研究人員認為,長期從事這些系統(tǒng)性太強的工作,會使人的睪丸激素水平升高,從而造成一種“極端男性大腦”,而如果這些遺傳給子女,就會增加他們自閉的可能性。
高脂肪食物能殺死有益細菌
日本的一項研究發(fā)現,食用脂肪多的食物會促進更多消化液(膽汁)分泌,進而殺死對人體有益的細菌,破壞腸內細菌的平衡。消化液分泌還可能引起內臟脂肪綜合征和大腸癌的發(fā)生。
研究人員在大鼠的普通餌料中添加與食用高脂肪后分泌的濃度相當的膽汁,連續(xù)讓大鼠食用10天,然后觀察大鼠盲腸的細菌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大鼠的盲腸中約有1000種細菌,但食用混合膽汁的餌料后,大鼠盲腸內僅梭菌類細菌就占了98.6%,而正常喂養(yǎng)情況下大鼠盲腸中普遍存在的10%左右的乳酸菌幾乎找不到。梭菌在細菌總量中超過半數這一數據與美國肥胖病人的調查結果具有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