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趣味是和智慧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剛開始學習攝影時,書上說“井”字構圖是一種常見的構圖方式,最好把主體放在這四條線的焦點上,后來看到很多國外的教程把這幾個點翻譯成“趣味點”,嘗試多次逐漸體會到這種趣味,可意會不可言傳。能理解到這種構圖的智慧。
科技的趣味是非常會心的,如同好朋友之間的眼神。當你隨手把玩一臺DV產(chǎn)品,手指移動間就可以觸及到心中所需的按鍵,那種靈魂的火花相撞的感覺,可以讓你和設計師隔空聯(lián)系起來。
上個月去參加了索尼handycam新品發(fā)布會,新品DV中有幾款采用了新式的防抖技術,防抖馬達做在機身外部,鏡頭懸浮在機身內(nèi)部,科技感十足,在晃動中穩(wěn)定拍攝,這種趣味就是科技的力量。
同樣這樣的感覺在使用佳能EOS C300時也可以體會到,前段時間它第一時間來到編輯部。望著這個已經(jīng)反復報道過多次的神秘機器,這次見到“真身”的感覺陌生中充滿了熟悉,雖然只配了EF卡口的24-105mm鏡頭,但是拿在手中的感覺還是非常滿意的。
總有人抱怨,這款設備不好,那款設備不靈。其實從定型到生產(chǎn),它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一件充滿科技含量的“藝術品”。我總想,有時候我們是不是太難為這些相機和攝像機了,讓他們用參數(shù)來對抗不完美的光線,讓他們用功能來彌補你不帶三腳架而帶來的抖動,勇于提高增益、過度依賴高感降噪、迷信長焦防抖等,科技的趣味絕對不是“胸口碎大石”般的雜技演出。
對,它們的確都是我們手中的消費品,但是它們也是有生命力的??萍嫉娜の度缤U意,有時說破了反而會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