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huán)形使者》(Looper)所營造的未來世界里,時光穿梭的科技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由于法律的限制它屬于非法行為,僅僅在黑市才能高價買到(這與“克隆人”的形勢何其相似)。影片講述了一群名為“環(huán)形殺手”的成員專門為大型犯罪組織暗殺來自未來的人,大老板們會把暗殺目標秘密從未來送回到過去。對于“環(huán)形殺手”來講,他們的工作只是要將目標爆頭并處理尸體,這樣目標就能于他所在的時空干凈地消失,這對于殺手而言,是一個有效且萬無一失的系統(tǒng)。而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飾演的殺手Joe在執(zhí)行任務(wù)中遇到了布魯斯·威利斯所飾演的未來的自己,所有復雜而兩難的情節(jié)都在這里爆發(fā)了。
《環(huán)形使者》是導演萊恩·約翰遜(Rian Johnson)與攝影指導史蒂夫·葉德利(Steve Yedlin)繼《追兇》(Brick)和《布魯姆兄弟》(The Brothers Bloom)之后第三度合作。這是約翰遜的第一部采用“寬銀幕變形”鏡頭拍攝的電影,他一直想要拍一部使用這個技術(shù)的電影。他和葉德利一開始在《布魯姆兄弟》時就想使用這個技術(shù),“但是最終因為微距的焦距和調(diào)整鏡頭速度的一些限制原因,我們最終退縮了”。他說,“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沒法放棄這項技術(shù),最終在《環(huán)形使者》里我們還是覺得這些限制很少會影響影片限制,所以我們大膽一試?!?/p>
葉德利曾經(jīng)拍過一部“寬銀幕變形”的劇情長片,《另一個女人》 The Other Woman(2009),但他認為《環(huán)形使者》的攝影風格與之差別甚遠?!啊读硪粋€女人》在焦點的運鏡上是一部中規(guī)中矩的影片,而《環(huán)形使者》中我們會用大廣角鏡頭貼著主角鼻子尖拍攝特寫。”他說。
第一機位攝影師Bob Hall 與第二機位Dan Schroer在潘納維新的多個工廠(分布于伍德蘭、達拉斯和新奧爾良市)挑選了他們的一整套設(shè)備,包括一架Panaflex Millennium XL;一架 Panaflex Gold 2;主鏡基本上是C-Series, E- Series和 G-Series系列鏡頭,包括一只 40-80mm Anamorphic廣角鏡,和70- 200mm Anamorphic長焦鏡。
“我知道我會與Wally Pfister合作拍攝《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崛起》,用的正是這些鏡頭。”Bob Hall補充說,“在拍《環(huán)形使者》時拿出來試試這些鏡頭,無疑是很好的鍛煉,以確保它們能順暢操作。”
在《追兇》和《布魯姆兄弟》中,約翰遜和葉德利大量使用了PMZ系列的14.5-50mm廣角鏡頭,這樣方便發(fā)揮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可以直接把鏡頭擺在主角的臉上拍攝大特寫。而在PMZ系列鏡頭中沒有能夠配合“寬銀幕變形”系統(tǒng)的鏡頭,因此他們在《環(huán)形使者》中專門聘請了技師去調(diào)整鏡頭的屈光度?!拔覀儽仨殕为毱刚埱舛燃紟??!比~德利說,“我們會使用50-60mm的鏡頭拍攝極端近距拍攝的特寫,這可不是什么過肩拍攝的面部特寫能比擬的。如果沒有這些技師來調(diào)整和控制畫面的變形,我們就拍不到這么近距離的特寫夸張鏡頭了?!?/p>
“有了寬銀幕變形鏡頭,畫面展現(xiàn)的特寫沖擊力就大多了?!彼a充說,“焦點曲線變得非常陡峭,畫面的邊緣絕不會在焦點范圍內(nèi),因此效果獨特?!?/p>
可憐蟲Bob Hall!”約翰遜經(jīng)常說。“史蒂夫大部分時候都和屈光度技師一起合作,拍攝他那些超近距離的特寫,因此有很多令人撓頭的焦點問題需要解決。我們很慶幸能有Bob 這樣的技術(shù)派一起工作。”
在《環(huán)形使者》中,有兩條時間線:較近的未來(2042年)和較遠的未來(2072)。較遠的未來背景設(shè)置在上海,但畫面主要是用一種模糊的蒙太奇效果營造。余下的故事都在較近的未來,發(fā)生在堪薩斯城;實際上這部分故事都是在新奧爾良拍攝。
“約翰遜說他想要的畫面感覺主要就是那種‘接地氣的科幻小說’?!比~德利回憶道,“與那種夢幻般的未來派感覺所不同,他要的是更加真實、甚至有那么點臟兮兮的混亂的感覺。比如說,所有電影中的小汽車都是舊舊的,但卻都是經(jīng)過未來科技所翻新的那種?!?/p>
在約翰遜的誘導下,葉德利制造了一套獨特的照明系統(tǒng),他自己稱作“基于現(xiàn)實,但昏暗卻不真實”。約翰遜則稱之為“戲劇性現(xiàn)實主義”,意思是“所有的照明都圍繞著未來世界的昏暗情景,但是有更美且更亮一點點。我覺得這種照明風格相較陰暗的電影來說,都更接近現(xiàn)實世界,平實的用光會使故事顯得更真實”。
在討論了較近的未來到底需要多真實的照明后,拍攝團隊在堪薩斯城拍攝的所有場景都應(yīng)有一種統(tǒng)一的白色調(diào)。為了中和不同場景的色溫,葉德利專門聘請了燈光師,在所有光源上都安上了調(diào)整色溫的蒙片,這樣他們就能“把所有的場景都還原成白色調(diào)”。
比如說,“如果我們拍攝一場夜景的外景戲,所有街燈都是水銀燈,我們就要把照明光源換成鎢絲燈,并且加上蒙片,汽車的車燈也要加上蒙片,這樣畫面就會發(fā)出一種藍綠色調(diào)帶有薄霧效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