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托馬斯·史丹利調查過上萬名百萬富翁,其中84%都是從儲蓄和省錢開始的;大約70%的富翁每周工作55個小時,仍然抽時間進行理財規(guī)劃;這些富翁一年的生活花費占總財產的7%以下,即使沒有工作收入、坐吃山空,平均也能撐過12年。
美國理財專家柯特一康寧漢有句名言:“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即使擁有博士學位,也難以擺脫貧窮。”雖然養(yǎng)成好的理財習慣是個有些痛苦的過程,但這些習慣可以讓你“有錢一輩子”。
所以呢,想要“有錢一輩子”,就一定要擠出時間,盡早培養(yǎng)理財習慣,同時也會提高財商。
努力賺錢,累積“第一桶金”
在理財習慣尚未建立前,你得小心一些壞習慣。很多職場中人不但沒有儲蓄、存錢這些好習慣,反倒養(yǎng)成了拖欠信用卡債務的惡習,結果,人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理財不僅是投資,更是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賺錢、存錢、省錢、錢滾錢”的習慣,這些習慣能讓你擁有滾滾財源。
對于鮮有意外“橫財”的職場中人來說,一定要把提高工作收入列為最重要的目標。隨著薪水的不斷增加,你才可能快速累積起可供理財、投資的第一桶金。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理財情報網”,例如像富翁一樣常到銀行逛逛,搜集理財情報等。多跟比你有投資理財意識的人交往,為往后的投資打基礎。
定期存錢比投資更重要
無論是靠工作賺錢還是靠錢生錢,持續(xù)儲蓄的習慣絕不能廢棄。儲蓄金額一定要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將等比例提高。最好的“自動儲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從去年年底以來,全球投資市場波動加大、風險升高。此時,“提高儲蓄率”比“找到高獲利的投資工具”更容易執(zhí)行,效果也更明顯。
想省錢,一定要記賬。記賬能找出你花錢的漏洞,效果非常明顯。除了審視花費外,人們還應取消長期不用的“休眠賬戶”,這些賬戶里的余額,可能又是一筆百萬存款的“頭期款”。
錢滾錢 設定5年計劃
儲蓄是加法的金錢累積,投資則是用“乘法”在累積財富。理財越早開始越好,但不應該太早開始投資。如果沒有好的觀念、策略,賠錢的可能性大。所以,楊偉凱強調,年輕人的第一桶金,先通過開源節(jié)流的方式累積至少75%,另外25%靠投資獲得。而在第一桶金的時間宜設為至少5年,“因為時間一短就會急,不屑于做長期投資了”。
LAW.01
墨菲定律:以防萬一的理財心理準備
它能在入門級理財過程中幫助人們?yōu)槲磥淼耐顿Y之路做好心理準備: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無論任何風云突變的意外變化都有可能出現。如股票總是在買了之后下跌,賣了之后瘋狂上漲;做好這種心理建設,能有準備地面對理財中發(fā)生的所有情況,保持平和冷靜的心態(tài),免得到時措手不及,亂了陣腳,也能有效做到及時止損,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LAW.02
4321定律:合理分配家庭財產
這條定律適用于家庭財產的合理分配,也就是說家庭總收入可以分成4份,其中40%用于供房及其他項目的投資,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20%用于銀行存款以備不時之需,10%用于保險。按照這種收入分配比例模型可以合理分配財產資源,管理控制風險,讓損失降到最低。當然,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理財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生活質量指標,可在4321定律的基礎上按需調整。
LAW.03
31定律:渭楚計算房贊
31定律指的是每月的房貸還款數額以不超過家庭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宜。這條定律能讓你淪為“房奴”的可能性大大下降。需要注意的是,21定律要求,供房費與其他投資的控制比例為40%,即1/2.5,其中1/3(即33蚴若用于供房,以此推算,則收入的7%可用于其他投資。
LAW.04
72定律:復利收益計算心中有數
72定律是指理財中鼎鼎大名的復利計算法則,即不拿回利息,將利息計入本金中利滾利產生更多收益,在這種情況下資產翻倍的時間就可通過72定律進行計算,其所需時間等于72除以年收益率,也就是本金增長1倍所需要的時間(年)=72/年回報率(%)。掌握了復利中的奧妙,有助于快速計算財富積累的時間與收益率關系,便于在進行不同時期的理財規(guī)劃時選擇不同的投資工具。
LAW.05
80定律:股票風險多少看年齡
80定律用于計算在不同年齡中,股票投資在財產的配置比例,是一種非常直觀的風險管理手段。具體公式為,用(80—你的年齡)*100%。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抵抗風險的能力相應降低,80定律便是應對此需求給出一個大致的經驗比例。也就是說年齡越大,股票投資在投資中應占據的比例越低。
LAW.06
雙10定律:家庭保險要合理配置
雙10定律又叫2210定律,是一個關于家庭保險投資的比例設置。綜合理財專家的意見,雙10定律指的是保險額度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總保費支出應占家庭年收入10%為宜。這條定律對投保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是保費支出不要超出能力范圍以外,有助于幫助我們規(guī)劃合理的保費限額;另一方面是衡量選擇的保險產品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