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美國人的錢都花在了哪兒,消費者支出調查會給你權威的答案。這項統(tǒng)計調查起源于1888年,至今已有123年的歷史,它是美國聯(lián)邦政府惟一一項關于家庭收支狀況的統(tǒng)計調查,由勞工統(tǒng)計局主持,普查局協(xié)助。美國勞工局對此項調查有明確的目標定位:修正CPI的權重和相關的定價商品;提供不同家庭的消費支出信息。
調查誰
美國消費者支出調查的調查總體是美國城市和農村所有年滿16歲以上的自由平民,其中包括居住在私有住房、宿舍、公寓以及集體住房中的人(如住在學生宿舍里的學生),但不包括現(xiàn)役軍人、限制在精神病院的人以及在押犯人。
在消費者支出調查中,美國并沒有采用國際上常用的以住戶作為調查單位的方式,而是自創(chuàng)了“消費者單位”作為調查單位,其定義為:在一個住房單位中通過血緣、婚姻、收養(yǎng)以及其他合法關系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有成員;單獨居住或與別人分享住房,或是私人住房、賓館、宿舍中的房客但在經濟上獨立的個人;居住在一起并且共享收入,共擔支出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相比住戶,“消費者單位”對支出單位的劃分更細,二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在于,在以住戶為調查單位的體系中,寄宿者包括在多人住戶中;而在美國消費者支出調查中,寄宿者則作為獨立的消費者單位參與調查。
怎樣調查
美國的消費者支出調查分為訪問調查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根據(jù)支出項目的數(shù)額大小和可回憶的難易程度決定通過哪種方式來收集數(shù)據(jù)。一般的、數(shù)額較小的經常性支出,其可回憶難度較大或經常被忽略,對這類支出的統(tǒng)計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數(shù)額較大,而且不是經常發(fā)生的支出,其可回憶難度較小,屬于訪問調查的內容。
問卷調查的具體調查內容包括食品、飲料、家政服務、個人護理品、非處方藥等開支。受訪戶需要連續(xù)2周接受調查。第一周,受訪戶需要填寫2張問卷,分別為基本信息和本周日常開支;第二周,受訪戶只需填寫一張本周開支的問卷。每年進入問卷調查的樣本約12000個,有效樣本約7100個。
不同于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的內容要涉及數(shù)額較大的開支,如購買房產、汽車、家具等。受訪戶要連續(xù)5個季度接受訪問,每季度受訪一次。在第5季度時,訪問員還將額外了解受訪戶在過去4周的財產和收入狀況。每年進入訪問調查的樣本約15000個,有效樣本約7100個。
調查結果怎樣發(fā)布
美國消費者調查結果在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網站上公布。發(fā)布的指標大體可以分為以下類別,即消費者單位數(shù)、消費者單位特征及其分布、年平均支出、收入來源和個人稅費、附錄;覆蓋的內容涉及支出、收入、資產等不同方面。
首先呈現(xiàn)的是消費者單位特征,其中包括稅前收入、稅后收入、受訪者年齡、平均消費者單位人數(shù)等。此類指標體現(xiàn)了調查單位的基本特征,這些特征是消費者單位實現(xiàn)支出的基礎。隨后對消費者單位其他特征進行描述,包括性別、房屋占有、種族、受教育程度等。這些特征反映了消費者單位的社會地位,對其收入支出往往具有較大影響。此類指標以百分數(shù)形式展現(xiàn),描述樣本在社會各個階層的分布狀況。
年平均支出是整個指標體系的核心。美國消費者支出調查的目標是為編制CPI提供信息和了解居民生活狀況,支出數(shù)據(jù)無疑是滿足這兩個目標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年平均支出中,參照消費者支出目的分類以及家庭非消費支出情況,將支出分為食品、酒精飲料、住房、衣著、交通、醫(yī)療保健、娛樂、個人護理品及服務、閱讀、教育、煙草和香煙、雜項、現(xiàn)金捐助、個人保險費14個二級指標。
緊隨支出之后的是收入來源和個人稅費。收入是支出的基礎,同時也限制著支出。在這一指標下按收入來源分類,統(tǒng)計了各種來源的稅前收入。但是收入并不能全部用于支出,必須扣除稅費之后才能任由人支配,故在收入后展示了個人稅費的數(shù)據(jù)。個人稅費中包含三種稅:聯(lián)邦收入稅、2008年的稅收刺激和其他稅費。最后給出稅后收入。
附錄展示了總資產和總負債的凈變動額和其他金融信息。
將上述方面結合起來,最后按照受訪者年齡、消費者單位成員構成、受訪者受教育程度、稅前收入、稅后收入、住房擁有狀況等15種分組方法對消費者單位分類,進行各項數(shù)據(jù)的展示,據(jù)此可了解不同消費者單位的支出、收入、資產狀況及內部差異。
一組數(shù)據(jù)透視美國人消費經
下表展示的是2010年按稅前收入水平分組的美國消費者支出調查數(shù)據(jù)。橫行按照稅前收入將消費者單位分為9個類別,從5000美元以下至70000美元以上都有詳細分組??v列將消費性支出按照消費目的細分為12項,分別是食品、酒精飲料、住房、服裝、交通等。
橫向看各列數(shù)據(jù),可了解不同收入層次的消費者單位在消費性支出上存在的差異??梢钥吹?,在食品、酒精飲料、住房、服裝、交通、醫(yī)療保障、娛樂、個人護理等項目上的支出,均隨著消費者稅前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這說明消費者收入越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高。比如在書籍的支出上,稅前收入在20000美元以下的消費者單位支出都比較低,其中稅前收入為5000~9999美元和10000~14999美元的消費者單位支出最低,收入在20000美元以上的消費者單位對書籍的支出則隨收入的走高而增加。這或許是因為稅前收入較低的消費者家庭忙于生計,能用于閱讀的空暇時間較少,外加此階層消費者單位的受教育程度可能較低,其對書籍消費的需求相對較弱;而稅前收入較高的消費者單位,其受教育程度很可能較高,對閱讀的需求也隨之增大。與眾不同的是對煙草的支出,各收入層次消費者單位的支出大致相當,反映出無論收入處于何種水平,人們對煙草危害的認識程度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