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8195;要 本文主要對建筑施工中高支模的搭設流程、構造要求、搭設方法以及相關主意問題進行論述,對高支模設計做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 高支模;設計;搭設;措施
中圖分類號 TU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12-0159-01
近年來,在建筑行業(yè)施工中隨著時代發(fā)展,超高層和大跨度的建筑結構形式日益增多,越來越多開始采用超常規(guī)高支?,F(xiàn)澆混凝土施工,一定程度上給施工帶來難度。在高支?,F(xiàn)澆混凝土施工中,如果設計計算和施工技術措施不當,以及出現(xiàn)地基基礎下沉等,都會導致支撐系統(tǒng)失穩(wěn)倒塌而發(fā)生事故。
1 高支模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體積現(xiàn)澆混凝土構件施工對模板體系的安全穩(wěn)定行有較高要求。在高支模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必須做好安全生產(chǎn)管理的日常工作,關鍵是制定最優(yōu)化的專項技術安全施工方案,防止出現(xiàn)重大安全事故。
2 高支模架體搭設施工
2.1 搭設施工流程
高支模架體搭設流程:立桿定位放線→鋪設墊板→放置立桿→放置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如此重復往上→設置剪刀撐→放置U托、方木和模板→檢查驗收。
需注意的是,搭設時腳手架支撐系統(tǒng)應根據(jù)圖紙尺寸進行搭設,先搭設梁兩側立桿,按照梁間距離均分設置板底支撐鋼管間距,間距距離小于原設計間距。
2.2 搭設的要求
1)搭設的架體包括:支撐排架的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剪刀撐、扣件、立底部墊板和立桿U托等,這些都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技術規(guī)范》要求。
2)鋼管應選用合適尺寸的腳手管,不得使用彎曲變形和銹蝕的鋼管。
3)扣件可鍛鑄件制作,材質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guī)定,扣件分為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及對接扣件。
4)選用合適的方木搭設,不得使用腐爛或變形的方木。
2.3 架體搭設方法
1)鋼管選用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規(guī)格、間距和扣件質量。每根立柱底部均鋪設5 cm墊板。
2)在搭設過程中,要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規(guī)范要求的標準。
3)立桿支撐必須豎直,不得使用變形銹蝕的立桿,連接方式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不得錯接。立桿承載要貫通,不得出現(xiàn)立桿傳載到橫桿,再由橫桿傳遞到立桿的情況。
4)支撐必須保證橫平豎直,成排成列,確保橫桿與每一根立桿都能用扣件進行連接。陰陽角采用木坊定位,確保線條平順,防止出現(xiàn)脹模現(xiàn)象。
5)頂托支座位置采用兩根木枋并排傳遞承載的方式。頂托支撐插入長度應小于20 cm,確保頂托支撐穩(wěn)固,并不發(fā)生偏移。采用頂托支承的模架,支托底板至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應小于3 cm。當梁底增加立桿需用扣件連接時,必須采用雙扣件。
6)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采用對接方式,剪刀撐應搭接,搭接長度應大于10 m,并在離桿端大于1 m處采用3個旋轉扣件分別加以固定。
7)梁模板起拱設計的要求,如表1。
3 模板安裝的質量要求
1)必須根據(jù)設計要求進行模板的組裝。
2)必須牢固安裝各種連接件、支撐件及加固配件,確保無松動,模板拼縫要嚴密。各種預埋件和預留孔洞位置必須準確并牢固。
3)每次使用模板前,都要全面檢查模板表面的光潔度,表面不得有殘留的混凝土漿,發(fā)現(xiàn)必須清理;模板使用前需噴刷一度無色的薄膜劑或清機油。
4)拆除模板前,必須經(jīng)過相關技術人員的認可后才能進行拆模。
5)在校正或拆除模板時,禁止用棒撬或用大錘敲打模板,也禁止在模板表面留下鏟毛或錘擊痕跡。
6)應認真檢查木模本身的質量問題,如果木模表面有脫皮,中板有變質的都不能使用;木圍檁及木擱柵撓曲不直和有變質的也不能
使用。
4 模板拆裝的安全及應急措施
4.1 安全措施
1)模板裝拆施工時,上下安排人員接應,隨拆隨運轉,并牢靠固定好活動部件,部件不能堆放在腳手板上或拋擲。
2)進行墻柱模板安裝時,隨時支撐固定,防止模板傾覆。
3)安裝預拼裝模板時,一邊就位一邊校正,并同時安設連接件,并加設臨時支撐穩(wěn)固。
4)進行模板吊裝時,必須等模板就位并連接牢固后才能脫鉤,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吊裝機械使用安全的規(guī)定。
5)拆除模板時,由專人指揮和確保已做足安全措施,在標出作業(yè)區(qū)的區(qū)域嚴禁非操作者進入作業(yè)區(qū)。
6)拆模起吊前,再次復查拆墻螺栓是否拆凈,再次確定無遺漏,并且模板與墻全完全脫離狀態(tài)下才能吊起。
7)及時清理拆除后的模板表面混凝土渣塊,并由專人對模板幾何尺寸進行校隊,偏差過大及時修理。
4.2 應急措施
梁板高支模施工時,可能會發(fā)生高空墜落、模板坍塌或物體打擊等緊急情況,應急措施應做好。
1)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故,能作出快速反應和救援,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2)建立并完善應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3)配備應急救援裝備,包括值班電話、報警電話、無線對講機、滅火器材、消防專用水管、消防水池、防毒面具、應急藥箱、擔架、抽水機及切割機等。
5 結語
現(xiàn)代建筑中,高大空間結構形式日益增多,特別是公共建筑給施工帶來了新的技術難題,因此,在模板支撐方面必須謹慎制定專項施工方案,以及安全可靠的技術措施。最重要的是在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上,充分周全地考慮到相關安全條件,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施工全過程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功.天津濱海國貿(mào)中心扣件式高支模設計與施工[J].建筑安全,2010,09.
[2]陳哲,張展宇.鄭州金版大廈工程高支模的設計與施工[J].山西建筑,2009,24.
[3]楊洪明,顧輝,等.高支模設計與施工技術的研究應用[J].建筑施工,2011,07.
[4]袁雪霞.建筑施工模板支撐體系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
[5]覃軻.高43.6m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設計與施工[J].建筑施工,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