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8195;要 針對洗滌劑廢水的水質特點和處理后的出水水質要求,提出了采用氣浮+生化的處理工藝,并介紹了有關的設計參數和要點。通過工程應用對設計進行驗證,結果表明本工藝系統(tǒng)有著占地面積少,處理操作簡單,處理效果良好的特點。
關鍵詞 洗滌劑廢水;表面活性劑;混凝氣浮;生物接觸氧化
中圖分類號 X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31-0213-01
該廠主要生產衣物、家居護理、個人護理三大系列清潔劑。污水來源有兩部分:生產污水主要來自反應釜清洗排放水;生活污水主要為辦公樓廁所排水、食堂排水和職工宿舍洗滌及廁所排水。
1 廢水的水質、水量
該污水處理站建設規(guī)模為1#8198;200 m3/d,其中90%以上主要為生產車間的生產廢水。由于生產廢水的水質隨產品的不同而變化很大,COD一般在1#8198;200 mg/L ~2#8198;000 mg/L之間,平均約為
1#8198;800 mg/L,pH值3-11,大多在5-6之間。本系統(tǒng)處理的水質要求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排放標準。
2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確定
2.1 工藝流程
表面活性劑污水成分復雜,污水中除了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和其乳化攜帶的膠體污染物外,還含有助劑和漂白劑等,其中LAS以分散和膠粒表面吸附兩種形式存在于水中;pH可在3-11范圍內變化;LAS會造成水體起泡,產生毒性,降低水中的復氧速率和充氧程度;乳化水體中其他污染物;阻礙微生物細胞的活性和增殖;而且洗滌劑生產廢水的大部分污染物是以膠體形式存在,用單一的物化法和生化法都很難達到較佳的處理效果。根據廢水中LAS易于起泡和上浮的特點,確定的組合工藝流程見圖1。
綜合污水首先進入格柵集水池,格除較大的漂浮物后,提升進入調節(jié)池,在池內完成水質和水量的調節(jié),再提升到混凝氣浮機,將水中的懸浮物質及膠體狀物質去除后,進入水解酸化池,通過水解提高廢水的生化性,再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去除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最終經沉淀后達標外排。浮渣和污泥經過脫水機壓濾濃縮后外運處置。
2.2 污水處理各工藝單元說明
1)格柵集水池。污水通過廠區(qū)排污管進入集水池,為避免進水中粗大雜物堵塞工藝管道和水泵,在集水池前設置一道機械格柵。
2)調節(jié)池。由于生產污水的復雜性,水質、水量隨產品的種類不同而有較大的變化,使得污水的流量和濃度有較大的變化,為使后續(xù)處理構筑物和設備能夠穩(wěn)定的運行,設置一座調節(jié)池。
3)氣浮機。氣浮是通過向其中投加混凝劑,然后向水中釋放微小氣泡,利用氣泡的上浮作用,將凝聚在一起的不溶性細小懸浮物和熔膠態(tài)物質強制性浮選去除,降低LAS和COD含量。
4)水解酸化池。利用水解酸化菌,將污水中不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提高生化性。并且利用細菌的吸附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一部分不溶性有機污染物和表面活性劑。
5)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池內設有填料,大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生長于填料表面,小部分懸浮生長于水中,其特點是耐沖擊負荷,當進水水量或水質濃度突然變化時,生物膜的工作不致很快破壞。
生物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過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使部分生物膜脫落,并促進新生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
在好氧池中,進行污水中有機物的碳化和硝化反應,有機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好氧池中布置組合填料,生物膜附著于填料上,由曝氣氣泡和水力推動,在水中上下循環(huán)移動,填料上的生物膜和污水及氧充分接觸,快速吸附并降解水中的有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6)沉淀池。生物氧化池出水中的部分微生物死亡體和不可降解性懸浮有機污染物,通過重力作用沉積到沉淀池底部,排出池外。
7)污泥處理?;瘜W浮渣和生物污泥經過污泥濃縮,進行壓濾脫水處理后外運到城市垃圾填埋場處置。
2.3 主要處理構筑物的設計參數
1)格柵集水池:6.0×3.0×6.0 m,有效水深2.5 m。
2)調節(jié)池:11×10×5.0 m,有效水深4.5 m。
3)氣浮機2臺:處理量25 m3/(h·臺),設置混凝劑自動投加系統(tǒng)。
4)水解酸化池2座:停留時間6 h。
5)生物接觸氧化池2座:停留時間8 h。
6)豎流沉淀池2座:5.0×5.0×5.0 m,表面負荷1.0 m3/(m2·h)。
3 結束語
該工程于2012年1月安裝完成,進入工程調試期,前期由于產品不穩(wěn)定造成廢水的水質變化較大, LAS濃度較高,泡沫較多,對生物菌種的馴化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經過對混凝藥劑種類的試驗結果表明:聚合氯化鋁相較于硫酸鋁、聚合硫酸鐵等處理效果更好,去除率達到90%以上。經過多次的調試和試驗,生物菌種逐漸馴化成熟,水質逐漸變清、變好,各項指標達到了設計的要求。通過此工程的應用對設計參數的驗證結果表明:
1)運用“混凝氣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合成洗滌劑廢水,具有工藝操作簡單、處理效果穩(wěn)定、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少等優(yōu)點。
2)混凝氣浮工藝投加PAC對LAS的去除率能夠達到90%以上,極大地減少了LAS對微生物細胞的阻礙和增殖。
參考文獻
[1]張忠祥,錢易主編.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工業(yè)排水)[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3]王良均,吳孟周主編.污水處理技術與工程實例[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