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
(胡傳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個偽軍從坡上走過。)
胡傳魁 嘿,阿慶嫂!
阿慶嫂 (回身迎上)聽說您當(dāng)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傳魁 你好哇?
阿慶嫂 好啊,好啊,哪陣風(fēng)把您給吹回來了?
胡傳魁 買賣興隆,混得不錯吧?
阿慶嫂 托您的福,還算混得下去。
胡傳魁 哈哈哈……
阿慶嫂 胡司令,您這邊請坐。
胡傳魁 好好好,我給你介紹介紹,這是我的參謀長,姓刁,是本鎮(zhèn)財主刁老太爺?shù)墓樱蟮乱弧?/p>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慶嫂。)
阿慶嫂 (發(fā)覺刁德一是很陰險狡猾的敵人,就虛與周旋地)參謀長,我借貴方一塊寶地,落腳謀生,參謀長樹大根深,往后還求您多照應(yīng)。
胡傳魁 是啊,你還真得多照應(yīng)著點。
刁德一 好說好說。
阿慶嫂 參謀長,您坐!
胡傳魁 阿慶嫂,我上回大難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的謝謝你呀!
阿慶嫂 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喲,您瞧我,凈顧了說話了,讓您二位這么干坐著,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進屋)。
刁德一 司令!這么熟識,是什么人哪?
胡傳魁 你問的是她?(唱)想當(dāng)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遇皇軍追得我暈頭轉(zhuǎn)向,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壺續(xù)水,面不改色,無事一樣,(阿慶嫂提壺拿杯,細心地聽著,發(fā)現(xiàn)敵人看見了自己,就若無其事地從屋里走出。)
胡傳魁 (接著唱)騙走了東洋兵,我才躲過了大難一場。(轉(zhuǎn)向阿慶嫂)似這樣救命之恩終身不忘,俺胡某講義氣終當(dāng)報償。
阿慶嫂 胡司令,這么點小事,您別凈掛在嘴邊上。我那也是急中生智,事過之后,您猜怎么著,我呀,還真有點后怕呀?。òc嫂一面倒茶,一面觀察。)
阿慶嫂 參謀長,您吃茶?。ê鋈幌肫穑﹩眩銦熗?,我去拿煙去。(進屋)
刁德一 (看著阿慶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沒有見過這位老板娘???
胡傳魁 人家夫妻“8·13”以后才來這兒開茶館,那時候你還在日本留學(xué),你怎么會認(rèn)識她哪? 刁德一 哎!這個女人真不簡單哪!
胡傳魁 怎么,你對她還有什么懷疑嗎?
刁德一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傳魁 你這個人哪!
刁德一 嘿嘿嘿……(阿慶嫂取香煙、火柴,提銅壺從屋內(nèi)走出。) 阿慶嫂 參謀長,煙不好,請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過阿慶嫂送上的煙。阿慶嫂欲為其點煙,刁德一謝絕,自己用打火機點著。)
阿慶嫂 胡司令,抽一支?。ê鷤骺訜?。阿慶嫂給胡點煙。)
刁德一 (望著阿慶嫂背影,唱)這個女人不尋常!
阿慶嫂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腸?
胡傳魁 (唱)這小刁一點面子也不講!
阿慶嫂 (唱)這草包倒是一堵?lián)躏L(fēng)的墻。
刁德一 (略一想,打開煙盒請阿慶嫂抽煙)抽煙?。òc嫂搖手拒絕。)
胡傳魁 人家不會,你這是干什么??!
刁德一 (唱)她態(tài)度不卑又不亢。
阿慶嫂 (唱)他神情不陰又不陽。
胡傳魁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樣?
阿慶嫂 (唱)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刁德一 (唱)我待要旁敲側(cè)擊將她訪。
阿慶嫂 (唱)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
(阿慶嫂欲進屋。刁德一從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 阿慶嫂?。ǔ┻m才聽得司令講,阿慶嫂真是不尋常。我佩服你沉著機靈有膽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若無有抗日救國的好思想,焉能夠舍己救人不慌張!
阿慶嫂 (唱)參謀長休要謬夸獎,舍己救人不敢當(dāng),開茶館,盼興旺,江湖義氣第一樁。司令常來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樹好乘涼。也是司令洪福廣,方能遇難又呈祥。
刁德一 (唱)新四軍久在沙家浜,這棵大樹有陰涼,你與他們常來往,想必是安排照應(yīng)更周詳!
阿慶嫂 (唱)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阿慶嫂潑去刁德一杯中殘茶,刁德一一驚。)
阿慶嫂 (接著唱)有什么周詳不周詳!
胡傳魁 哈哈哈……
刁德一 嘿嘿嘿……阿慶嫂真不愧是個開茶館的,說出話來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選自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第四場,有刪改)
[注]京劇《沙家浜》講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療傷的新四軍戰(zhàn)士,面對日偽勾結(jié)、下鄉(xiāng)“掃蕩”的險惡環(huán)境,在地方黨組織和群眾的支持幫助下,堅持抗日的故事。阿慶嫂是春來茶館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與日寇勾結(jié)的“忠義救國軍”參謀長;胡傳魁是其司令。
結(jié)合文意,賞析下面這段唱詞的語言特色。
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
解析:一要注意句式特點、修辭格,二要分析人物關(guān)系。
參考答案:運用對偶、比喻、借代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點出了自己與客人的關(guān)系,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動。
【閱讀指導(dǎo)】
戲劇里有兩種語言:一是舞臺說明,包括人物、時間、地點、布景的說明,動作、表情、聲調(diào)的說明,幕起、幕落的說明;二是人物語言,戲劇上稱為臺詞,包括對白、獨白、旁白等。我們探究藝術(shù)形象,主要從分析戲劇語言入手。
一、分析舞臺說明,體會它對塑造人物的輔助作用。如《雷雨》第二幕開頭的舞臺說明:“午飯后,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舞臺氛圍,奠定了悲劇情調(diào),烘托出人物的煩躁、不安的情緒,也為下文雷雨聲中矛盾沖突的總爆發(fā)作好了鋪墊。
二、分析人物語言,體會它對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人物語言是塑造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基本手段。分析時應(yīng)從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化、潛臺詞三方面入手。
個性化的語言是指符合人物性格,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思想感情的語言。老舍說過,“對話是人物性格的‘聲音’,性格各殊,談吐亦異”。分析時,注意到那些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物與眾不同、“話到人到”的特殊語言,就能準(zhǔn)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語言要有動作性,是指用臺詞來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復(fù)雜細致的思想活動,讓人們從臺詞中可以看出人物的神情、舉止、內(nèi)心活動。
戲劇語言,要求含意深邃地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片言百意”,使人們有充分的想象的余地,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具有潛臺詞。除了話的表面意思之外,還隱含著沒有說出來的更深一層的意思,這深層意思即是潛臺詞。
我們閱讀時,要揣摩人物語言的“潛臺詞”,借助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味話里之音,話中之話,話外之意,補充和豐富原臺詞的內(nèi)容,從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閱讀思考】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李元慶 (擲筆大叫)成也!
李世民 念來!
李元慶 《盧城懷古》——漢家名將李廣,曾駐守古北平盧城,匈奴稱其“飛將軍”,數(shù)年不敢入侵,李將軍功高威重如此,朝廷卻無意封侯,反逼他自殺身亡。(誦)“縱馬狼山外,彎弓瀚海間,泉臺飲恨去,血濺九重天!”
李建成 (強笑)元慶不愧少年英雄,血氣方剛,壯士豪情,溢滿字里行間。
李元慶 (冷漠)大哥很懂詩情。
李元吉 小弟也很有詩才(與李元慶灼灼相視)。
李建成 (忍耐不?。┕乱驳靡皇祝?/p>
李世民 (一笑)世民從小愛聽大哥吟詩。
李建成 《淮陰懷古》!
李元吉 淮陰?此系何物?
李元慶 (放聲大笑)三哥,此非物品,而是地名,漢家名將韓信封侯的地方。
李建成 不錯!此人助漢高祖奪得天下,竟想自立為王,利令智昏,叛逆謀亂,終在長樂宮中一命歸天!
李世民 大哥此詩用意頗深……
李建成 (誦)“狂徒淮陰客,自詡天下雄,一曲黃粱夢,嗚呼長樂宮!”
李世民 (凜然地)《孟津懷古》!
眾 人 孟津?
李世民 當(dāng)年周武王在此會集八百諸侯討伐暴虐無道的商紂王?。ㄕb)“云涌九州動,龍飛四海驚!武王除暴虐,萬眾慶升平!”
李建成 (突然大笑)二弟之詩,風(fēng)云縱橫,氣象豪闊,經(jīng)奪魁首!為兄當(dāng)舉杯祝賀!
李元吉 (急應(yīng))舉酒!舉酒!
(選自《秦王李世民》,有刪改)
[注]上面是大型歷史劇《秦王李世民》中的一個片段。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李元慶是四兄弟,他們輔佐父親李淵取得了天下,其中以李世民功勞最大。已定為王位繼承人的長子李建成一心想除去登基的隱患李世民。這樣四兄弟為爭權(quán)勢形成了兩派。以上節(jié)選就是表現(xiàn)李建成借為李元吉出征餞行的名義,欲加害李世民而引發(fā)的一場斗爭。席間李建成提議各人均作一首以古代英雄為內(nèi)容的小詩為酒令,于是出現(xiàn)了上面的情節(jié)。
1.在以李世民與李建成為中心的斗爭中,李元吉站在 一邊;李元慶站在 一邊。
2.利用直觀情境,構(gòu)成語言的特殊表達效果,是戲劇語言的一大特點。選段中三首懷古詩,均有言外之意,試結(jié)合中心矛盾指出《淮陰懷古》詩的內(nèi)在含意。(不超過30字)
答:
3.李元吉的臺詞“淮陰?此系何物?”對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是( )
A.說明李元吉生性耿直,有什么說什么。
B.李元吉有意勾引起對詩的解說,有心計。
C.李元吉故意裝糊涂,迷惑他人。
D.李元吉是一個莽夫,缺乏文化涵養(yǎng)。
4.在李世民臺詞“大哥此詩用意頗深”之后,李建成所說的臺詞橫線處應(yīng)是( )
A.二弟放肆! B.二弟聰明!
C.二弟夸獎! D.二弟何作此言!
5.李世民詠《孟津懷古》后,李建成“突然大笑”,又“為兄當(dāng)舉酒祝賀”。對李建成這一言行舉止分析不正確的幾項是( )
A.說明李建成喜怒無常,性格怪異乖張。
B.說明李建成隨機應(yīng)變,機敏過人。
C.說明李建成明白李世民有所準(zhǔn)備而決定不再謀害弟弟。
D.說明李建成有心計,擅長權(quán)變之術(shù)。
E.說明李建成明白李世民有防范而臨時改變計劃,放棄這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