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重論述了在新課程標準的理論指導下,小學美術教師應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美術教學中的角色。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其次,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磨煉學生的意志,陶冶學生的情感,重視塑造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最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構建新的美術教學觀。
關鍵詞:美術教學;教師角色;學習興趣;自主學習
教學是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的共同活動。教不能脫離學,學不能沒有教。教學永遠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教師的教總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在新美術課堂中,教師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自己不再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可以畫得這么好,教師可以是這樣的一位朋友。這樣使得教師重新定位自我角色,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育人者、參謀者、服務者和欣賞者。
一、育人者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不能認為我們僅僅要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我們也必須重視塑造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到來,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自主的學習者,使他們能夠不斷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應對挑戰(zhàn)。于是,走向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便成為新課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讓學生走出以前強迫性學習的沼澤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他律轉向自律,從被動走向主動,從消極變?yōu)榉e極。
二、參謀者
教學過程是教師領導學生認知的過程,是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統(tǒng)一。我們在美術教學中要當好學生的參謀者。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能過分強調應該怎樣畫怎么做,而應讓學生自由地、根據(jù)已有的表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揮,畫出來的畫也就不再是千篇一律了。引導他們去尋找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注重的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畫、去創(chuàng)作,而不是教師代替學生去畫,這就要求教師當好參謀者這個角色。
三、服務者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是服務者,要為學生的學習當好后勤部長。教師要從以下各方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在學生制訂適當?shù)膶W習目標時提供經驗服務,提示學生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在學生尋求繪畫方法時及時提供幫助;在學生遇到繪畫困難時及時給予指導;教師一定要破除師道尊嚴的觀念,構建平等互愛的師生關系,把自己置身于和學生平等的地位,才能成為學生的朋友,才能真正當好一名合格的服務員。
四、欣賞者
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成果的欣賞者,必須以平等、樂觀、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作品,對學生的作品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賞。對自己的作品要給予肯定,相信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有自己的價值,更大的創(chuàng)作就隱藏在其背后。教師的欣賞和學生的自我欣賞不僅能從根本上消除精神壓抑,而且能不斷地振奮精神,使自己越來越樂觀自信,形成性情之美,并升華為一種人文精神。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課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所以,教師應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
任何教育都是對活生生的人施加影響的,人是有感情的,也是需要感情的。師生是朋友,是知己。在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融為一體,互助互愛、共同發(fā)展。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的“自我定位”:不要高高在上,要走到學生群體中去。只有走到學生中間,教師才能傾聽學生的聲音,才能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創(chuàng)設師生交往的情景,形成師生之間的互動。
參考文獻:
[1]楊明全.新課程下的課堂觀.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邁出“學會生存”的第一步.江蘇教育,2001(4).
(作者單位 山東省齊河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