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一個彈棉花的普通人,他地位不比別人高,掙的錢也沒有別人多,但他具有不怕吃苦、勤勞節(jié)儉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這一切都和他十五歲那年發(fā)生的一件事有關(guān)。
那時,由于我家不富裕,爸爸讀完了初中便再也沒有上學,奶奶就把爸爸送到了一家棉花店里學手藝??墒?,那里的條件實在是太苦了。每天凌晨3點鐘起床,晚上10點多才能睡覺,而且每天只吃白菜和豆腐,只有早上偶爾吃點白面饅頭。這么艱苦的生活,就是一個二三十歲正當年的小伙子也受不了哇,更何況一個只有十五歲的孩子呢?因此,爸爸經(jīng)常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哭。
兩個星期過后,爸爸實在受不了了,便自己一個人跑回了家。奶奶見爸爸跑了回來,嚴厲地說:“你怎么跑回來了!不行,趕快回去!”爸爸低著頭小聲說:“那里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每天凌晨3點鐘起床,晚上10點多才睡覺,而且每天只吃白菜和豆腐,我實在是受不了,就——就——跑回了家?!卑职中南耄哼@回一定會挨一頓打不可??墒?,奶奶聽完爸爸的話,非但不像剛開始那么生氣,反而非常和藹地說:“孩子,你要堅強??!你現(xiàn)在不努力,等你長大了,起床的時間可就不止3點多了。”爸爸聽了之后,咬了咬牙,又跑回了棉花店。
后來,爸爸變得非常勤勞,正因為勤勞,才有了我們這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指導教師:張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