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回到家,寶寶一定會撲上來喊‘媽媽’,自從我買了iPad以后,下班回家的時候,女兒迎到門口來喊的是‘玩游戲’。”4歲小姑娘蓉蓉的媽媽說:“小孩玩起《憤怒的小鳥》來比我們大人還神,小手在iPad的屏幕上一點一劃的?!币坏┍е鴭寢尩膇Pad,蓉蓉便不愿放手,原本的“黏人精”能安安靜靜地坐下來一聲不吭,媽媽也落得清閑。
但不久蓉蓉媽便發(fā)現,女兒逐漸開始瞇著眼睛看東西。到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蓉蓉的視力急劇下降,“醫(yī)生告訴我,玩iPad比長時間看電視還要傷眼。一時的縱容讓女兒成了“小四眼”,蓉蓉媽非常懊悔。她告訴記者,帶著孩子到醫(yī)院查視力時,發(fā)現還有很多候診的小孩子抱著iPad和手機玩,年齡和蓉蓉差不多大。記者在南京市兒童醫(yī)院也看到,一些孩子一邊掛水,一邊還抱著iPad不放。
南京某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小宇(化名),上學期末考到了“三好學生”,喜出望外的小宇爸爸給孩子買了一臺iPad作為獎勵。整個寒假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都抱著這個新鮮玩意兒,就連上廁所的工夫也要帶著,成了一個標準的“iPad控”。臨近寒假開學時,小宇開始向媽媽念叨“眼睛疼”。媽媽趕緊帶兒子到南醫(yī)大二附院查眼睛。就連到醫(yī)院檢查時,小宇還不忘要帶著iPad。檢查結果非常意外,小宇原先1.0的視力,一下降到了0.5。
眼科專家告訴記者,剛出生的時候,孩子眼睛的眼軸比較短,而角膜的彎曲度比較大,這種生理結構使得孩子在6~7歲以前,眼睛都是這種遠視的狀態(tài)。在6~7歲以前,如果孩子用眼常疲勞,眼睛超負荷工作,那么遠視狀態(tài)結束的時間可能會提前,這并不是什么好事。加上小孩視覺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成熟,控制眼睛閉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縮能力不如成年人,這樣更容易比成年人產生視覺疲勞,這種疲勞的積累極易讓孩子發(fā)生近視。
南醫(y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張曉俊解釋,iPad采用了先進IPS屏的技術,但是LED的背光源,會使得iPad的亮度更高,瞳孔會不斷進行收縮來適應光源的變化。調節(jié)瞳孔的睫狀肌會一直保持緊張狀態(tài)。同時,由于電子屏幕的不斷閃爍,眼睛的睫狀肌必須頻繁運動。睫狀肌長時間得不到松弛,高度緊張,使晶狀體過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時間一長可導致睫狀肌痙攣,造成調節(jié)性近視。若不及時防治,很快就會演變成真性近視。
“每年的寒暑假和小長假是孩子視力下降最快的時期。”南京市兒童醫(yī)院眼科喬彤副主任醫(yī)師說,因為數碼電子產品有著可以播放視頻、玩游戲等功能,孩子經常會一個多小時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坝醚蹠r間過長,眼睛就會眨個不停。其實頻繁眨眼就是眼睛過度疲勞的一種表現。”喬彤說,如果在兒童階段養(yǎng)成了習慣性頻繁眨眼,后天矯正起來則十分困難?!昂⒆拥难矍虬l(fā)育到了十二三歲才會近似于成人,如果要最終發(fā)育穩(wěn)定,則需要到18~20歲以后。建議家長不要給年齡較小的孩子接觸iPad。一般家長們都告訴孩子,只能玩半小時,但往往是孩子和家長都很難做到,所以還不如從源頭遏制?!?/p>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眼科主任夏承志建議,“iPad控”最好將電子產品的亮度調節(jié)到感覺較舒適的程度,比如調節(jié)出相對電子產品的光稍弱一些的背景光。除了亮度之外,使用電子產品的距離和持續(xù)時間也要控制,使用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保持40~60厘米左右是比較合適的閱讀距離,看電視時則最好距離3米以上。另外,要督促孩子交替望遠望近。這樣交替地看遠處和近處,可以使睫狀肌和晶狀體處于活躍狀態(tài),是一種很好的鍛煉眼睛、預防近視的方法。但最好的辦法,還是增加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如果發(fā)現孩子視力有異常,還要盡快到醫(yī)院進行檢查。
(摘自《揚子晚報》本文作者:楊甜子 等)(圖片201205-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