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或語文現(xiàn)象的敏銳感和迅速領悟的能力,是對語言的一種準確、深刻的直覺。它能于瞬間得到語表、語里、語境、非語境等多項意義的總和,而在敏銳的悟性中蘊含著創(chuàng)造性。老一輩語文教育家都非常重視語感的訓練。葉圣陶先生曾說:“至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薄岸嘧x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眳问逑嫦壬仓赋觯骸罢Z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薄耙粋€學生的語感強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前進。”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要注重積累
學習語文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欣賞語言藝術,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語言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是承載思想內(nèi)容的重要平臺,而且經(jīng)典著作的語言都極富特點,很值得學生去感知和體味,最終做到有意識地摹寫和運用。語文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廣泛閱讀,從優(yōu)秀的篇章中感知、積累、豐富語感,為學生的寫作引進潺潺活水。
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每一個人憑直接經(jīng)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的,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jīng)驗。而獲取間接經(jīng)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更是培養(yǎng)、豐富語感的重要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皠谟谧x書,逸于作文?!边@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
二、要注重想象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牛頓也曾經(jīng)說過:“沒有大膽的設想,就沒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必須借助想象來完成,也只有通過想象的中介作用才能準確地、全面地把握作者所傳達的復雜的感情信息。我們知道,許多優(yōu)秀的文章為讀者留下了再創(chuàng)造、再想象的空間,這時可以通過想象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還原到所代表的事物和現(xiàn)象中去,走進作者所描繪的活生生的具體形象的世界。想象力豐富是小學生的一大心理特點,有目的地進行發(fā)散性、創(chuàng)新性的想象,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的積累,讓學生獲得多種不同的感受和體驗,也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要注重實踐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復歷練,語言表達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在教學中,小學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把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更多地運用到寫作中來。從提出寫作要求到講評,要始終引導學生把自己平時學到的語言技巧應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推敲字詞,想象比較,反復領悟,表達語感,最后反復修改,以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新,必須在反復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guī)律。要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自工,只有多寫了,作起文來才能得心應手。大文豪魯迅先生說起自己的寫作體會,也是這樣強調(diào)的:“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币虼耍鯇W寫作者應勤練筆,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zhì)”的飛躍。
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出發(f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讓學生盡快進入寫作的自由王國,能夠意到筆隨,充分享受寫作的自由與樂趣,讓他們的真情在自己的作文里自由流淌,讓作文成為他們心靈的港灣,成為他們傾訴表達的自由樂園。
(作者單位 河南省永城市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