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芬,就是那個內衣品牌,前一陣在自己的購物網(wǎng)站上推出一種含有撒嬌功能的購物模式。女孩子們在線選好自己中意的內衣款式,填好收件地址之后放入撒嬌購物車,系統(tǒng)就會給其男友郵箱發(fā)郵件,提醒其付款,最終貨物會以禮物的形式送到女孩兒手中。
當然她們的男朋友完全可以拒絕,只是面對女友如此性感的撒嬌,有8成男性最終都選擇了付款。相較而言,支付寶里實現(xiàn)同一效果的“找人代付”功能,因為不會撒嬌,已經(jīng)完全淪落為等同于現(xiàn)實里跟人借錢的那種平庸的支付工具。
所以撒嬌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且也絕不僅限于女友面對男友。相反,不但性別不限,連對象也不限。我們可以對工作、對生活、甚至對自己撒嬌。當然,它很需要講究點兒技術含量——比如前面說的這種撒嬌模式——并且還需要有人相當程度的配合。
現(xiàn)在很流行的賣萌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是一種撒嬌。生活節(jié)奏這么快,職場壓力這么大,會撒嬌絕對是一種人生智慧,同事之間流行互稱親愛的,不管大事小事,遇事先撒個嬌,也總能讓許多原本可能復雜嚴重的事情,用相對簡單的辦法對付過去。
不過,撒嬌是有技術含量的。
一個很極端的反面教材就是林黛玉。林黛玉的一生基本上都在撒嬌,連最終死掉也像是在撒一個嬌。這顯然用力過猛,不可取。因為撒嬌看似帶著幾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的表面遺憾,但最終要達成的目的就必須得以包含幾分竊喜為特征,如果再技術好,就能撒得渾然天成,賓主盡歡。
不如來個自嘲型的撒嬌,為人生故意留出幾個破綻,反正無傷大雅,且供你們消遣。當然要注意把握好尺度,絕不能滑向自輕自賤的歧途。
而道歉型撒嬌,就不過是用道歉來辯解而已,但有些時候,不是小事而用撒嬌式道歉輕輕帶過無疑有點兒不顧后果了,還是少使用為妙。
需要警惕的是利用道德撒嬌。比如“現(xiàn)在誰還敢做好人”的論調,以此來撒嬌未免不厚道。而至于生活中更多的等閑小事,善于無公害撒嬌跟勇敢說出“FML”(fuck my life,由外國一些搞笑的人自爆自己的糗事而開創(chuàng)的名詞,國內的一些網(wǎng)友也將其稱為“發(fā)霉啦”)一樣,對于緩解身心確實是一劑良藥。
如果還有前面提到的,類似“欣然付款的男朋友”那種配合者就更好了。所以一個完美的撒嬌流程應該是,你發(fā)了一條微博說,今天心情好差。他于是留言噓寒問暖求內幕。接著你繼續(xù)撒嬌說,回頭再跟你細說——多好啊,盡管世界這么亂,但我撒嬌有人看。(摘自《第一財經(jīng)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