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架望遠鏡,越過眼前的一片荒蕪,看到遠方的坦途和彼岸的風光。擁有一面反光鏡,看到一路走來的點點印跡,留下一串串回憶與感悟。
人生的路上,需要有這兩種鏡,前者給予希望,后者給予教導。及時地向前看與向后看,心靈不再空虛,腳下踏著堅實的土地,無所畏懼,正確地追尋。
越王勾踐不懼失敗,臥薪嘗膽,是因為他看到未來的自己可以重整河山。臥龍、鳳雛隱居不出,直至劉備相請才揮斥方遒,展露過人智慧,是因為他們看到天下三分,需擇良木而棲,擇良主而侍。比爾·蓋茨中途輟學,投身新興行業(yè),是因為他看到市場潛力的巨大,道路雖曲折,前途卻無可限量。所以,失敗之時向前看,跨過此時磨難,即是彼時輝煌;安逸之時向前看,看淡眼前利益,才可以長久擷取果實。
向前看是教人目光遠大,更是教人樂觀向上。中文系教授和音樂系教授一同被下放到山溝勞動改造,中文系教授終日郁郁寡歡,不久身患重疾而亡;而音樂系教授心態(tài)平和,認真勞作,時常還哼上一曲。幾年過后他得以重返講堂,安享生活。人生的路上有坦途,也有荊棘,透過望遠鏡,看到希望,積極面對,陰霾總會過去。
正如司機需要通過反光鏡了解身后情況,我們同樣需要通過向后看,不斷矯正自己。沙漠中行走的人,汪洋中遠航的船,只有不斷向前,才能走出困境,抵達終點。然而,若只是如此,很容易迷失自我,這時以反光鏡來顧后,理智地審視自己的過去,才能使我們以更警醒的目光來瞻前,矯正前行的方向。古代賢主明君不正是吸取前朝衰亡的教訓,才得以找到治國安邦的良方嗎?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從來都是以前人的失敗為鋪路石,從而走向科學領域新的高點。
應該知道何時向前看,何時向后看,我們才不會誤入人生歧途,跌入人生深淵。
向前看,看到美麗的花朵等你采擷,唯有勇者才可一往無前,收獲成功。
向后看,看到一路探索的印跡,唯有智者才會從中領悟,找尋光明道路,收獲未來,也收獲人生苫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