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喬布斯2005年6月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整理節(jié)選,標題為編者後加。]
我講個故事,是關于死亡的。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松自在?!?/p>
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里。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每當我連續(xù)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里最好的方法。
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癥。醫(y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癥,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zhèn)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y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注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fā)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F(xiàn)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臺。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教條所局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的思考結果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jīng)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輕時,就像你們現(xiàn)在這個年齡的時候,有本雜志叫做《Whole Earth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jīng)典讀物。後來??耍谕?柕姆獾祝袕埱宄苦l(xiāng)間小路的照片,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
當你們畢業(yè),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非常謝謝大家。
(責編/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