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畬(shē)族鄉(xiāng)畬家山村中有三兄弟:老大高信,老二高德,老三高祿。三兄弟從小跟著神仙學習打石手藝,本領(lǐng)高強。高信鑿出的石牛會犁田,高德刻出的石狗會打獵,高祿雕出的石雞會報曉。
一天,三兄弟上山砍柴,見一婦人帶著兩個小孩在路邊哭泣。原來,孩子的爹爹前幾天下岱(dài)江放排,送了命。大哥悲憤地砍倒一棵樹,大聲說:“咱們?nèi)值芫完J一闖這鬼門關(guān),給鄉(xiāng)親們辟出一條安全路來!”二弟、三弟齊聲喊好,聲震山谷。
說起這岱江,讓老百姓心驚膽戰(zhàn)。
岱江上游,兩岸懸崖峭壁,江中矗立著一塊高百丈、寬十丈的大礁石。江水流到這里就掀起滔天巨浪,發(fā)出雷鳴轟響。據(jù)說有位神仙路過這里,嚇得騰云駕霧逃走了,所以這地方又叫“神仙愁”。
岱江中游,江底有許多狹長的洞,因此江面上形成一片險惡的漩渦。漩渦一個連著一個,一處比一處洶涌。魔鬼見了也害怕,人稱“嚇死鬼”。
這三道鬼門關(guān)把靠放木排出海為生的畬族人害苦了。每次放排之前,人們總要焚香磕頭,保佑平安。而往往事與愿違,老百姓喪身岱江的噩耗從沒有停息過。
岱江上的惡浪太大了,漩渦太兇了,竹排碰上被打散,木船遇上被掀翻,三兄弟怎么去岱江呢?他們搬來三塊大石頭,鑿成三條大石船。高信鑿成的石船像只桶,高德鑿成的石船像個缸,高祿鑿成的石船像口鍋。
九月十五日,三兄弟駕著三條大石船下江了。鄉(xiāng)親們聞訊前來為他們送行。
三兄弟來到岱江上游,爬上江中的大礁石,揮動手中的鐵錘,敲了一個月,手敲腫了,錘敲斷了,終于把大礁石敲碎了,平息了惡浪。
他們把敲碎的石塊裝到石船上,準備去填中游的漩渦。突然,拐彎處涌起一個山一樣高的大浪,向著三兄弟的石船撲來。走在前面的高信看出這浪是由一塊巨大的礁石激起來的,他奮不顧身地駕著石船向礁石沖去。剎時,只聽驚天動地一聲巨響,高信的石船與水中礁石同時化成了粉末。
江中的礁石不見了,岱江上游的惡浪平息了,但是大哥卻不見了……
老二、老三駕著石船,含著悲痛的淚水繼續(xù)前進,來到了岱江中游。中游的漩渦太多了,兩兄弟夜以繼日地從船上扔下石頭,填塞江底的洞穴。十天過去了,江中的漩渦一個一個地消逝了……
正在兩兄弟想駕船進入下游時,前面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大漩渦。石頭早已扔完了,怎么辦?二哥毅然舉起錘子打破自己的石船底。頃刻間,只見一道水柱沖向半空,二哥的石船忽地沉入江中,接著發(fā)出一聲巨響,石船把江底的最后一個洞穴嚴嚴實實地填上了。
岱江中游的漩渦沒有了,但二哥卻不見了,三弟心里悲痛極了。
三弟含著淚水,駕著石船繼續(xù)前行,來到岱江下游。這兒靠近海邊,天茫茫,霧蒙蒙,伸手不見五指,三弟好不容易找到了出海的路。必須在這里建一座燈塔,才能為出海的船家指明方向。但是海邊哪有那么多石頭呀?三弟想了想,把石船豎起來,日夜不停地敲呀鑿呀,把石船改成了大燈塔。
可他自己因為沒有石船回家,只能一直守在燈塔旁,終于有一天變成了一根支撐燈塔的石柱。就在那天,燈塔發(fā)出了明亮的光芒,再也沒有熄滅過。
為了紀念三兄弟的功勞,畬民們把他們奉為三神,蓋了一座 “大王廟”,把九月十五日定為“請神節(jié)”。每到這一天,村民們便在村頭搭起高高的戲臺,請大王廟的三位神仙來“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