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當年那句名言,“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名女人更加難上加難”,放到楊瀾身上,立刻冰消雪融—不成立了。
無論身兼了多少種角色,無論親身參與了多少大小事務,公眾面前的楊瀾、私底下的楊瀾,都從無疲態(tài),始終完好地保持著那份優(yōu)雅和從容。
因為和她同齡,又因為同樣是要兼顧事業(yè)與家庭的女性、孩子的母親,楊瀾在我心里的地位,堪稱偶像。不敢說對她我比別人更了解,但確實有一些感同身受的明白。我知道她是那種工作的時候全身心投入,回到家就一定是把時間留給孩子的母親,從孩子的教育到吃穿,考慮得很仔細。事業(yè)與家庭,她都很努力,并且兼顧得很好。
我們算不上閨蜜,偶爾一起吃飯,工作是我們飯桌上絕對的主題。奧迪一直贊助“楊瀾訪談錄”這個電視節(jié)目,我周圍的很多人都在看。有一次我的老板告訴我有時會錯過播出時間,但要回去網(wǎng)上補看,事實上這個節(jié)目還是影響了很多人的。上一次聊天,我對她的楊瀾訪談錄反饋了一個建議,比如說,現(xiàn)在年輕的中堅力量也很重要,節(jié)目是否應該轉(zhuǎn)變內(nèi)容和方式,讓名氣不大的年輕人能夠加入進來,展現(xiàn)一種駛向未來的力量。她覺得很好,下一步會做些類似青年領(lǐng)袖論壇的活動。
然后我們的談話軌跡是:欄目應該如何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何為價值,如何影響年輕人,中國的未來在年輕人身上,要有階梯性人才培養(yǎng)的意識……最后我自己也覺得可樂,這是兩個女人在聊天嗎?不聊點化妝美容,怎么也得說說孩子吧?怎么聊到這份上了,這已經(jīng)不僅是商業(yè)模式的探討,而是胸懷全球、就差放眼宇宙了!
當然,畢竟是女人,偶爾還是會八卦一下。有一次我倆一起吃飯,旁邊電視里一位和我們同齡也屬猴的女歌手正唱歌,近鏡頭打過去,我倆不由得議論起來:“她脖子皺紋怎么那么多???”再自己摸摸脖子,“咱倆好像沒那么多?。俊苯Y(jié)論是:“嗯,她看著比咱倆老?!比缓髠z人一塊哈哈大笑,煞是開懷。
相處久了,我們也常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替對方著想、出主意。她最近給我的建議是:要變得更年輕,從精神到心態(tài),不要讓不愉快的事情給自己太多的負擔。這方面,她的心態(tài)真是好,工作那么忙,跨度那么大,從主持到公司管理到家庭,她卻總能把自己調(diào)整得很好。
有一段時間關(guān)于她有一些傳言,可是我看處在事件當中的楊瀾,情緒仍然很好,整個人看上去還是那么坦然、自信,好像一點沒把這些可能絆倒人的溝溝坎坎放在心上。她為什么能夠做到這樣?我想還是那句老話:心底無私天地寬。或許她自己心里明白,當初做事的出發(fā)點并不像別人揣測的那樣,就不會輕易地受影響,自我懷疑。
私底下,楊瀾待人很親切、沒有距離感,也常常幽默一下,開些玩笑;遇到什么事,她總有自己獨立的觀點、想法。從著裝到談吐,不同的場合該怎么做,她把握的分寸總是那么恰如其分,所以有人評價她:時而像女學生一樣,有一份誠意和清新,時而又光彩照人讓人難以忘懷。
這么多年,從長發(fā)飄飄到干練短發(fā),從初出茅廬的女學生到企業(yè)CEO,從中國最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到申奧大使,從“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領(lǐng)袖”到孩子的母親,就像她某期節(jié)目的標題:我們堅持表達,我們始終在。楊瀾的確做到了,始終與我們同在。她用不同的方式,走在這個時代的最前端,影響著許多人,成為了經(jīng)得起時間淘洗的時代楷模;她舉重若輕地駕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么穩(wěn)健、那么從容。
看著楊瀾,有時我會聯(lián)想起簡·奧斯汀的第一部小說《理智與情感》,覺得她有些像代表了作者心中理想的那位女主人公—埃莉諾,既重感情又有理智,一個“感情強烈”而又“頭腦冷靜”的姑娘,最終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和埃莉諾一樣,楊瀾也是那種理性和感性結(jié)合得比較好的人。她的優(yōu)雅、她強大的自我,建基于她的知識和個人修養(yǎng),建基于她的聰明和智慧,而她所身處的這個時代,也給女性的生命之河提供了更寬廣的河道。
她的人生,注定比埃莉諾精彩豐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