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手指頭”,其實(shí)是指它們的腳前端的分支,學(xué)名叫做“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趾頭”。
1.鳥類的趾頭 鳥類每只腳有3-4根趾頭,鴕鳥卻是兩根。
2.最常見的趾頭數(shù)量 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五根趾頭的。
3.例外之一:大熊貓 大熊貓是個有名的“六指兒”,四趾朝前,二趾在后。趾頭這樣分布能幫助它把竹子上的葉子整齊地?cái)](lū)下來。
4. 例外之二:小熊貓 小熊貓和大熊貓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愛吃竹葉、都是“六指兒”。小熊貓靈活的趾頭能穩(wěn)穩(wěn)地抓住樹木的枝干,保障它能安全地攀爬到更細(xì)的樹枝上去。
5. 例外之三:大象 大象的第六根趾頭,起到很大的承重作用,使大象龐大的身體行動起來更加穩(wěn)健。
6.例外之四:鼴鼠 鼴鼠的“六指兒”更方便它挖地道。
人類手上的五指兄弟
領(lǐng)頭大哥——拇指:人左右手的拇指,配合其他手指,能做出許多精細(xì)靈活的動作,作用最大,所以被稱為“大拇哥”。
貪吃二弟——食指:沒有筷子的時候,人們都是用這根手指挖東西吃或是品嘗食物味道,所以稱之為“食指”。
居中三弟——中指:因?yàn)樵谖甯种傅闹虚g,所以叫“中指”。
浪漫四弟——無名指:用來戴戒指的手指。結(jié)婚后人會由無名分而變成有名分,所以就叫“無名指”。
纖細(xì)小弟——小指:最邊緣又是最小的手指,所以叫“小指”。
十個手指有長短:有句話叫“十個手指伸出來有長短”,而且手指的長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但是五根手指的長度比例是保持一致的。
互動環(huán)節(jié)
兩根趾頭的鴕鳥可以健步如飛,六根趾頭的大熊貓會做竹葉菜卷兒……看來動物們真是非常了解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手指頭”。你對自己的手和手指了解嗎?
一、雙手握拳,試著挨個兒單獨(dú)伸展手指,看看無名指能伸到什么程度。
二、問問爸爸媽媽,“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三、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手影游戲,看看你的手指夠不夠靈活。
四、仔細(xì)看看每根手指上的指紋是否一樣。
小松鼠的提醒
觸碰物體時,盡量用手背,這樣做如果碰到很燙或很涼的物體時,手指就能快速彎曲遠(yuǎn)離。如果用手心或手指去觸碰,受到刺激可能會緊握物體,導(dǎo)致傷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