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運用,展示Photoshop軟件在電腦美術創(chuàng)作中平面設計方面的應用方法與技巧。對于從事圖形圖像處理及相關平面設計工作的人員,提高就業(yè)能力方面?zhèn)蛴幸欢ǖ氖褂脙r值。
【關鍵詞】Photoshop;運用技巧
一、套索工具
無論是作為Photoshop的初學者,還是專業(yè)的圖形圖片設計師,在運用Photoshop進行圖像處理的時候經常用到各種各樣的圖片素材,而實際上我們往往只需要對圖像的特定部分進行操作,這就需要從整張圖片中選取我們所需要的區(qū)域,這就是選區(qū)。因此我們在用Photoshop進行創(chuàng)作時,基本上都要進行選擇選區(qū)的工作。對于不規(guī)則選區(qū)的選取,Photoshop中提供的選擇工具是套索工具,其中包括套索工具、多邊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三種。套索工具類似于徒手繪畫工具。只需要按住鼠標然后在圖形內拖動,鼠標的軌跡就是選擇的邊界,如果起點和終點不在一個點上,那么Photoshop通過直線使之連接。該工具的優(yōu)點是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缺點是難以控制,所以主要用在精度不高的區(qū)域選擇上。
二、曲線調整
在景觀與人物現場拍攝過程中,有時往往受到光線等條件的限制,拍攝出的現場照片效果不盡如人意,有的曝光不準,有的反差太小,有的層次太少等等,在現場無法解決。但Pho
toshop軟件因具有豐富的圖像編輯功能,因此常用來對現場拍攝的數碼照片進行處理。Photoshop軟件中曲線調整的基本原理打開圖像,調整曲線命令(或用快捷鍵Ctrl+M),出現曲線對話框。曲線調整的真正的原理是亮度值的重新分布,每一個像素都有其初始的亮度,可以把它調亮些或調暗些。如果能取長補短,那么問題就解決了。曲線調整在此時候就可以發(fā)揮作用,方法是按住Shift可選擇多個調節(jié)點,如要刪除某一點,可將該點拖移出曲線坐標區(qū)外,或是按住Ctrl單擊這個點即可。在圖像的任意地方添加調節(jié)點,單獨調節(jié),這樣就可以針對不同亮度色值區(qū)域調整,即可以提高亮部區(qū)的亮度值,降低暗部區(qū)的亮度值。如何確定調節(jié)點也是一個技巧性問題,當需要改變某個特定地方的亮度值而又不知道它在曲線上的位置時,可以把鼠標移動到圖像窗口,指針變成吸管模樣,這時在想要查看的地方點擊,在曲線上就會出現和這一點相對應的點。掌握了這個方法,就可以隨意而精確地調整圖象中任一點的亮度值了。
三、線性減淡
眾所周知,在處理痕跡過程中,會經常碰到痕跡的背景干擾,如報刊雜志、彩色印刷、包裝材料上的指紋、足跡、筆跡和印章痕跡,因受制于痕體上的圖案、文字和顏色的干擾,而影響我們對痕跡的利用。以前的傳統(tǒng)方法是采用分色照相和提高照相技術打光技巧的方法來降低背景對痕跡的干擾,或者使用昂貴的痕跡/文檢專業(yè)圖像處理軟件,如“恒銳”等圖像處理軟件來進行電腦處理,而采用痕跡/文檢專業(yè)圖像處理軟件處理的效果比常規(guī)的照相處理的效果要好?,F在,利用Photoshop來的圖層混合中的線性減淡技術就能夠減少背景中黑色字體或圖案的干擾。其原理是利用黑色字體或圖案在RGB通道中都占相同的比例這一特點,選擇其中一個通道并反相,來和原圖像進行圖層的線性減淡混全,以達到將黑色字體或圖案減淡來凸顯痕跡。具體操作是,在原痕跡圖像中,打開窗口,分別點擊三個通道,查看每個通道上痕跡圖像的灰度圖像,選痕跡與背景反差最小的通道圖像,先在“圖像”菜單中“調整”中選“反相”,在“選擇”菜單中選“全選”,在“編輯”菜單中選“拷貝”,再打開原痕跡圖像的“圖層”窗口,雙擊背景圖層欄,將“背景圖層”改成“普通圖層”,然后再建一個圖層,選中新建的圖層,在“編輯”菜單中選“粘貼”,那么這時就有二個圖層,一個是反相的痕跡背景圖層,另一個是原始的痕跡圖層,在圖層的“混合”窗口中選線性減淡,達到將黑色字體或圖案中和減淡來凸顯痕跡的效果。Photoshop是層面板的運用和層面板的融合模式的運用。
四、Mode(模式)的轉換也應該注意
在作圖像處理時,Mode(模式)的轉換是很平常、而且也非常的重要,常因圖像的Mode(模式)或格式不對,拿到好的圖片而無法對其操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同時將兩張圖片導入到Photoshop,想將其中的一張圖片拖放到第二張圖片中,通過很多方法都失敗了的時候,那肯定是圖像的模式不對了,趕快將兩張圖片的格式轉換成一致。Mode(模式)轉換。以上的一些模式對美工或設計者而言可是要深入研究、摸索,而對一般的圖像處理而言只需要了解幾種常規(guī)的模式就可以了。
總之,PHOTOSHOP平面設計軟件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應用技巧也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去仔細發(fā)現還會有很多發(fā)現,學會使用它們,相信會讓設計者的設計水平大步前進,提高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