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結合教學實際,積極探索,對機械基礎課程的考核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
一、改變考核的兩個方面
1.改變考核的方式
(1)開卷考。開卷考的目的在于從總體上考核學生對所學章節(jié)的掌握程度,考核學生應用已學的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個部分的題目會有相當的難度,有適當的綜合性、實踐性和靈活性,需要查找大量數表及公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掌握并提高實際操作技能,且為學生留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真正體現出本課程的特點。見表1。
(2)閉卷考。閉卷考部分的內容是以基礎性的客觀題為主,一是考查學生對機械基礎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記憶、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漸開線齒輪的模數、齒距、齒厚、齒槽寬等定義;二是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如圖1和圖2所示。
要求學生看圖分析運用了何種機構;三是考查學生對解題方法和解題技能的掌握情況,如一齒輪傳動中,已知兩齒輪的中心距和兩齒輪的齒數,求兩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對此題學生可以通過中心距公式先把齒輪模數求出,再求分度圓直徑的大小等。通過閉卷考核,能夠促使學生扎實、系統(tǒng)、全面復習所學內容,準確、熟練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嚴謹扎實的學風,提高學生的理解記憶程度和書面表達能力。見表2。
(3)寫學習提綱。每講完一章,筆者都要求學生寫一份學習提綱,把所學內容以大綱的形式列出,這個過程等于對重點知識進行了歸納、提煉和總結,實際上就是要學生把書讀薄,使學生對課程知識體系了解更深,同時使學生學會一種學習方法,提高其自學能力。例如鉸鏈四桿機構這章書的內容,學生可以把它總結成如表3所示的樣式。
(4)實踐操作。一些傳動機構的安裝、維護,則通過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來檢查學習情況。例如通過棘輪機構的裝配,檢查學生對棘輪機構的組成、棘輪與軸的連接、棘輪轉角的調節(jié)等內容的掌握情況;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齒輪的嚙合裝配,并讓他們觀察嚙合過程,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齒輪的嚙合條件及嚙合齒輪的尺寸關系。見表4。
(5)制作小機構。常用的機構與工程實際聯系緊密,通過要求學生制作小機構模型,可以增強學生對機構組成、工作原理等內容的認識,例如在“運動副”這部分內容的考核中,要求學生制作一個能活動的門的模型(推拉門或轉動的門)。在制作門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運動副概念的理解,更清楚了移動副、轉動副的組成及應用。又如在“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這部分內容的考核中,要求學生制作一個曲柄滑塊機構。在制作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地認識到曲柄滑塊機構是由曲柄搖桿機構演化而成,由曲柄、連桿、滑塊、機架組成,工作時曲柄作周轉,滑塊作直線往復運動等,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增強了動手能力,也培養(yǎng)了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見表5。
2.改變考核的內容
(1)以基礎知識為本設置考核內容。針對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基礎較薄弱的特點,本門課程主要要求學生掌握機械的基礎知識部分內容,包括掌握機械傳動的機構種類,不同機構的結構、運動特性,掌握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和維護等,例如,機械傳動是利用機械方式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動,在機械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
①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
②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借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等。嚙合傳動能夠用于大功率的場合,傳動比準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裝精度。每種機械傳動都各有特點,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條件。
通過學習以上的內容,學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普通車床中的變速系統(tǒng)要采用齒輪傳動,為什么自行車中要采用鏈傳動等等。所以,以基礎知識為本設置考核內容,可以使學生具備使用、維護和改進機械設備的基本知識和分析設備事故的基本能力。不管學生將來畢業(yè)后到哪一個工作崗位上,在實踐過程中,都必須以基礎知識為理論指導,才能完滿的完成工作任務。
(2)從日常生活中提取考核內容??己说念}目是通過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考查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而擬定的。例如家用的縫紉機正常工作時,是通過什么機構進行傳動的?傳動過程中會存在什么問題,如何克服?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雨刮,是通過什么機構來控制它的運動方向和速度的?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調整雨刮在擋風玻璃上的運動范圍和速度?又以內燃機中的活塞組件為例,讓學生為各構件選取材料、確定截面形狀和尺寸,并對該結構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提出解決方案等。
(3)針對不同專業(yè)設置考核內容。根據專業(yè)不同,考核內容也作適當調整。例如模具專業(yè)的學生,四桿機構、螺紋傳動和螺紋連接部分是他們的學習的重點內容,則在考核過程中,包含這部分內容的題目占的比分較重。就拿鉸鏈四桿機構來說,該機構在模具行業(yè)中應用非常廣泛,開模、合模,模具在機床上的運動等,主要都是通過曲柄機構來進行控制,因此,會對學生提出以下類型的問題:四桿機構的組成有什么?根據曲柄存在的數目不同,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有哪些?不同類型的四桿機構有何運動特點?又有哪些演化形式等等。又如汽車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機械基礎考核時,把變速箱的模型帶到班上,讓學生觀察變速箱由哪些零部件組成,其作用是什么?觀察各構件的組成及工作情況,分析各構件的結構特點、組成,分析各運動副的結構、裝配關系及潤滑方式,觀察各零件的結構形狀、材料,根據結構特點分析其作用、失效形式和改善措施,指出變速箱的輸出轉速有多少種,寫出不同轉速輸出時的傳動路線并計算出傳動比等。這樣的題目,不但檢查了課堂教學內容,還考查了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去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專業(yè)基礎課的重要性——是為學好專業(yè)課打基礎的,從而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二、改變考核方式和內容后的成效
1.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這樣的考核改革,每一個內容的學習過程都成為一個貼近生活實際的競爭過程,讓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有明確的方向,有一個比較高低的機會,并知道自己與別人存在的差距大小,從而使得學生更加重視了每一個考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學生們從原來的課后從不翻書的情況到現在會自覺地到圖書館、互聯網查閱資料,課堂上從原來的靜悄悄到現在的爭相發(fā)言,課堂氣氛非?;钴S,學習氛圍非常好。
2.顯著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考核改變前,學生們普遍認為機械基礎是一門枯燥無味的課程,不能主動甚至不愿意學習之,導致學生考核的時候,成績的通過率一般在60%~70%的范圍內浮動,直接影響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情況。
現在考核改變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大大提高了,考核成績明顯提高,杜絕了不及格的現象發(fā)生,考核及格率達100%,優(yōu)良率大幅上升,教學質量顯著提高,見表6。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