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參與了孩子教育的緣故,作為家長,我們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也在發(fā)生著深刻變化,和孩子一起成長著!
回憶成長
去年9月28日,是孩子上西城高井幼兒園以來第一次參加考試。兩道5分制的漢語拼音試題,由于兒子從前散漫慣了,做題也慢,以致沒時間標注拼音,卷面分最后只得3分,這讓孩子著實“成熟了”好長時間。
“隆煜這孩子一上大班,咱們家馬上和從前大不一樣了。明顯感覺緊張了許多!”一天晚上妻如是說。
的確,孩子上小班、中班那兩年,作為家長,我們對孩子基本是放任自流的。盡管也為孩子買了大量有益心智的玩具、圖書、畫冊和學習光盤,但更多地是想遵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孩子的孩提時代,應當盡量讓其憑著天性盡情來玩;順應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上大班后,孩子幾乎每天都有作業(yè)。每天下午放學后,孩子像一頭被圈了一天的小牛犢終可奔向自由的樂土一樣,一出幼兒園就徑直奔向該園對面健身園的情景,換成了先做完家庭作業(yè)或交流學習心得后再玩。當然,孩子學到的知識性內容也增多了不少。去年秋天,孩子有一陣常在家里念叨“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說來慚愧,當時對孩子的自言自語除了新奇和興趣外,我們并未太在意,還是一天早晨送孩子進班后,匆匆瀏覽了班級門口櫥窗里張貼著的《2011年1 0月份大班學前班計劃》和《9月份學前班學習計劃》,才發(fā)現光兒童詩,該班就已學了漢代曹植《七步詩》現代版、唐代李紳《鋤禾》、李白《靜夜思》、古詩《數字詩》和《草》。孩子的成長進步與幼兒園的教育,真是密不可分啊!
感念師恩
老師們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也非常令人難忘。譬如孩子上大班以來,每天下午5點接他回家。老遠見到我們,老師們都會和藹親切地牽著兒子的小手向大門口走來,其情其景,讓人備感幸福和溫暖!每次的短信詢問和情況反饋,老師們都會給予耐心解答。像去年我們給孩子的老師陳就發(fā)短信:“這孩子性格似內向……請讓他多表達,多和其他同學玩……望他平時別挑飯菜,中午一定睡個好覺;做作業(yè)時,一定別弓腰,令其坐正,執(zhí)筆正確。老師們的話比我們家長管用。幾年來,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我們都心存感激,多謝老師們了!”陳老師很快回復了大體相等的文字,其教育之用心,可見一斑。而孩子,幾乎每天都能讓人感到其明顯在發(fā)生著質的變化和飛躍!
2012年9月,孩子就要上小學了。每每看到孩子近三年來幼兒園帶班老師們的人生格言和座右銘,我們也都備感精神愉悅、獲益匪淺。諸如大一班的陳勍老師“我會成為每個孩子的知心朋友”、王亞琦老師“用愛呵護孩子的心靈之窗”、徐艷杰老師“精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中一班段慧琴老師“贊揚每一位幼兒,使他們自信快樂地成長”、吳倩老師“用我的愛去關愛每一位孩子”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美好而難忘的印象。
在“2011年新街口街道和諧家庭促進行動暨第11屆寶寶大賽”上,我們一家意外榮膺“首屆幸福家庭行動計劃”在街道轄區(qū)21個社區(qū)居委會中評出的“幸福家庭”獎,當是前述最好的證明吧!
責編 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