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常和伙伴在有月亮的曠野里自由地瘋跑。邊跑便拼命地喊著:“看誰能跑過天上的月亮!”記憶中的月亮圓圓的,很美好??墒?,這些都已是殘留在腦海里的零星記憶了。 但第一次和月亮賽跑的事卻是那么清晰。每次回憶到那件幼稚的事,就讓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三歲時的中秋節(jié)晚上,媽媽帶我和姐姐去散步。無意中我發(fā)現(xiàn),月亮在悄悄地跟著我們走。于是,我便突發(fā)奇想,要和月亮賽跑。我甩開姐姐的手,努力地快步前進,生怕月亮跑得比我快。我仰頭一望,嘿!月亮不緊不慢地停在我身后。我繞著花園跑了三圈,心想:哈哈,月亮,這下你跑不過我了吧。我跑得比你快哦!可是當(dāng)我抬頭望去——月亮像個大圓盤似的依舊掛在天上寸步不離地跟著我呢!我豪不氣餒,使出全身的力氣,以劉翔的速度一陣猛跑,一口氣跑了好遠(yuǎn)。然后仰頭望去,月亮依然緊緊尾隨著我,沒有甩開一步?!霸铝猎趺催€和我跑得一樣快?”我急得幾乎哭了起來。
“你在干,在干什么呀?跑那么快?”媽媽上氣不接下氣追上來問。
“我在……在跟月亮賽跑呢!”我氣喘吁吁地帶著哭腔回答:“媽媽,我怎么跑不過月亮呢,他的腿一定很長吧!那我為什么看不見月亮的腿呢?”
媽媽愣了一會,便忍俊不禁:“傻孩子,月亮根本就沒有腿?!?/p>
“有!”我反駁道:“剛才他還跟我賽跑了呢!我走一步,他就走一步,我跑一下,他也跑一下,我走到哪他就追到哪!”
媽媽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小傻瓜,其實月亮從來都沒有動過。
我急得大哭起來:“笑什么笑呀?明明月亮就在和我賽跑嘛!為什么你們說他沒有腿?為什么說他沒有動過嘛?”
“寶貝,那是因為月亮離我們很遠(yuǎn)。就像我們乘車看見窗外的景物在后退一樣,離車越遠(yuǎn)的景物退的越慢,離車越近的景物退的越快。”媽媽耐心地解釋起來。
可我還是聽不懂,硬要媽媽給我找月亮的腿。媽媽只好說:“別哭別哭,月亮不用腿跑,因為他是圓的,所以就滾動著跑?!?/p>
姐姐走過來說:“弟弟,你要跟月亮賽跑嗎?月亮在天上,它會飛的。要不,你跟我賽跑,媽媽給我們做裁判吧。”月亮?xí)w,我當(dāng)然跑不過,可是我跑贏了姐姐。我這才破涕為笑。
現(xiàn)在想來,幸虧姐姐及時解了圍,要不媽媽當(dāng)時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了。
如今我不會說找“月亮的腿”這樣的傻話了,不過,每每想起這件事,心中總會涌動著股股眷戀之情。
(指導(dǎo)教師 余加美)
【同題比較】
時下,隨著學(xué)習(xí)壓力的加大,隨著課業(yè)負(fù)擔(dān)的沉重,隨著我們漸漸長大,童心似乎漸行漸遠(yuǎn),童年似乎過早地棄我們而去。三篇習(xí)作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童心”可貴。在月圓之夜,或“煮月亮”或“捉月亮”或“與月亮賽跑”,孩童那天真無邪的一言一行、幼稚可愛的一舉一動,清澈透明、沒有一絲雜質(zhì),是那樣美好,讓人感到時間恍然回到過去。守擂篇韋煥捷的習(xí)作篇名為“煮月亮”。“煮”,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動詞;“月亮”,詩詞中最為常見的意象。兩者的組合所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讓人倍感新奇。文題的魅力足以吸引讀者。語言描寫真實,“真甜,有月亮的味兒”等語言中流露出“晶瑩剔透的童心”讓人似曾相識。攻擂篇茅晗鷺的習(xí)作“捉月亮”的起因描寫真實生動,樸實自然的童心體現(xiàn)在文中,使文章散發(fā)著清新活潑的氣息。攻擂篇劉王銘小作者追憶了小時候和月亮賽跑的趣事。情感豐富而真實,讀來津津有味。字里行間跳動著的童心,使文章平添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