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時(1881~1928年),江西九江人。幼習(xí)經(jīng)史,1902年組織慎所染齋宣傳革命,很快被查封,后得孫中山資助,赴日本留學(xué),并加入中國同盟會,從事反對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宣傳?;貒?,于1904年隨黃興、譚人鳳等人入粵,參與欽廉之役,失敗后出走越南,后輾轉(zhuǎn)返回江西,任法政學(xué)堂教授,秘密進行革命宣傳。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后,復(fù)赴日本學(xué)習(xí)。濟南“五三慘案”著名烈士。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北伐,日本以保護僑民為由,出兵山東。5月1日,北伐軍進入濟南,日本軍隊和浪人在街道上設(shè)置防御工事,雙方發(fā)生沖突。5月3日,國民政府戰(zhàn)地政務(wù)委員會外交處主任兼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率員來到濟南與日軍交涉。
當(dāng)晚,50余名日本兵闖入交涉署,大肆搶掠,將外交文件、地圖等棄置滿地,國民政府旗幟和孫中山畫像也被撕毀。蔡公時用日語同日本兵理論:“這是中國政府外交機關(guān),非軍事單位……”日本兵不等蔡公時說完,就用槍托將他打翻在地,又將署內(nèi)其他中方外交人員一齊捆綁,輪番毒打。
此時,一日軍士兵進來宣讀其司令官所下屠殺外交官員的命令,蔡公時鎮(zhèn)定地將這個消息翻譯給大家:“日本兵要剝?nèi)ヒ路?,槍斃我們。我們沒法,赴死可也?!?/p>
日本兵上前,先將蔡公時的耳朵割掉,又殘忍地將其鼻子割下,雙目剜掉。據(jù)后來僥幸逃出的勤務(wù)兵張漢儒回憶:“當(dāng)時我雖已血流滿面,痛之徹骨,但還惦記著蔡公時主任不知被日軍作踐成什么樣子。我借手電所見:諸人大多有耳無鼻、有鼻無耳、血肉模糊,其狀之慘,令人毛骨悚然。蔡主任被削下鼻子,割去雙耳,挖去雙目后,整個頭部和胸前被鮮血染紅?!?/p>
在極度痛楚中,蔡公時仍大聲怒斥不止:“日軍決意殺害我們,惟此國恥,何時可雪?野獸們,中國人可殺不可辱!”日本兵見蔡公時罵不絕口,便將刺刀捅入他嘴里,使勁旋轉(zhuǎn),將其舌頭剜掉。
是夜,蔡公時與交涉署10余名隨員全部被槍斃,壯烈殉國。
抗戰(zhàn)文物收藏家樊建川說,他在讀到蔡公時的殉國遺言時,熱淚盈眶?!盎叵氩滔壬浅顟B(tài)之下的聲嘶力竭之語:‘野獸們,中國人可殺不可辱!’我垂首,無語。”
蔡公時是詩人,早年他曾寫過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七律?!坝⑿垩投霹N開”、“不抱丹心莫錯來”、“功名都在死中求”等句,忠義之氣溢于言表,讀來讓人蕩氣回腸。
蔡公時是民國以來第一位抗日烈士。李烈鈞的題詞稱贊他為“外交史上第一人”;馮玉祥為他題詞“誓雪國恥”;李宗仁題詞“民族精神,千古卓絕”;徐悲鴻曾創(chuàng)作過巨幅油畫《蔡公時濟南被難圖》;電影《蔡公時》也是一代名片。
時間過去了70多年,2004年,曾有記者描述過這樣一幅場景:
“國民政府山東省交涉署”是一座西式樓房,位于濟南市經(jīng)四路,蔡公時及署內(nèi)職員,就是在這里殉難的。記者痛心地看到,這座1995年就掛牌的“文保”建筑,現(xiàn)在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正在逐漸走向破敗……到處是灰塵,樓內(nèi)一片片的墻皮和天花板都已開始脫落……這幢建筑記錄了歷史和太多的傷痛與屈辱,走在滿是灰塵和即將腐朽的木地板上,會感到:讓這樣的建筑破敗下去,我們會對不起死去的烈士,也對不起后人。
(摘自九州出版社《民國風(fēng)度》 作者:徐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