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2日一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5廠(原總參測繪局印刷廠)李劍泉工程師攜一封表揚信及《關于1955年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題詞放大過程的史實考證紀要》來到北京市檔案館利用處,說是受領導委托,對市檔案館提供的檔案與幫助特地表示感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緬懷一百多年來無數中華兒女,為挽救民族危亡,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而流血犧牲的英雄們的豐功偉績,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興建人民英雄紀念碑。1955年6月9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為紀念碑題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圍繞著這八個字上碑鐫刻前,由誰實施放大,50多年來社會上有著各種流傳。1988年10月10日《北京日報》——“人物與北京”的一篇關于碑文放大過程另有其人的短文更是將這一歷史謎團推向高潮,期間該文被多家報紙及刊物轉載,近幾年更是在網上不斷流傳。當年參與碑文放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5廠(原總參測繪局印刷廠)的幾名事件親歷者,為了去偽存真,還原歷史真相,進行了長達24年的調查考證工作。從1988年6月第一次來到北京市檔案館,直至2012年4月,在檔案館工作人員的大力幫助下,先后調閱了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大量檔案,在眾多檔案中,找到了致解放軍總政治部及致軍委測繪局的兩封公函,為考證解放軍1205廠承擔題詞放大任務提供了權威的證據。期間,考證組同志,又先后三次到市檔案館實地測量八個放大的題字,測量出原稿放大的精準數字,歷時24年,完成了《關于1955年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題詞放大過程的史實考證紀要》。檔案解開了一段24年的歷史謎團,使真相最終大白。
作者單位:北京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