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是提高電網(wǎng)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介紹了備自投裝置的功能、基本原理,重點分析了110kV典型備自投方式和10kV(35kV)典型備自投方式。最后介紹了備自投在保定北網(wǎng)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備用電源自投裝置 110kV變電站 運行方式
0 引言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簡稱備自投或BZT)是工作電源因故被斷開后,能迅速地將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工作的一種裝置。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對用戶供電的連續(xù)性和可靠性,減少故障的影響范圍。
高中壓配電網(wǎng)采用閉環(huán)設計,開環(huán)運行。在開環(huán)運行的變電站中往往裝設有備自投裝置,常見于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系統(tǒng)中。
本論文旨在結合保定電網(wǎng)的特點,介紹和分析110kV和10kV(35kV)備自投的投退策略與裝置邏輯,力圖使備自投在多種運行方式可靠動作,確保電網(wǎng)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備自投的配置原則[1]
①凡具備兩路及以上供電電源的110kV變電站一般均應在110kV側配置線路及分段備用電源自投裝置。②有兩臺及以上主變的變電站,均應在10kV側配置備自投裝置。③對兩回及以上220kV線變組接線方式的變電站,在110kV母聯(lián)開關加裝備自投裝置。④對一些重要供電負荷,運行方式條件允許的,可考慮裝設備自投裝置。⑤備用電源自投裝置的配置,對新建或擴建的變電站應納入基建工程規(guī)劃;對已運行的變電站,應納入技改工程計劃。⑥35kV變電站BZT裝置的配置可參照執(zhí)行。
2 備自投的基本邏輯
2.1 備自投的技術要求
①應保證當主供電源斷開后,才投入備用電源。②要正確選取BZT裝置的充電、放電和啟動條件,保證BZT裝置只動作一次。③要充分考慮BZT裝置的閉鎖條件,防止BZT發(fā)生不正確動作的情況。④BZT裝置的整定時間必須考慮與線路重合閘、線路后備保護和上下級BZT裝置動作時間的配合,并考慮相應的延時和閉鎖功能。⑤BZT動作投入備用電源,若備用電源投于故障,應具有加速跳閘功能。⑥BZT的放電條件應考慮必要的延時,以防止系統(tǒng)擾動、故障等短時異常條件造成BZT閉鎖。
2.2 有壓、無壓和無流條件
母線有壓指母線的三個線電壓至少有一個大于母線有壓定值。三個線電壓有壓條件相“或”可以防止PT一相或兩相斷線導致BZT拒動;母線無壓指母線的三個線電壓均小于母線無壓定值。三個線電壓無壓條件相“與”可以防止 PT 一相或兩相斷線時BZT誤動。
進線有壓一般為一個相電壓(或線電壓)大于進線有壓定值。進線無流指工作電源進線的一個相電流小于進線無流定值。該定值應小于最小負荷電流,以防止工作電源 PT 三相斷線時備自投誤動。備用電源PT三相斷線時,備自投將拒動。
2.3 充電條件
裝置投入工作,即裝置功能硬、軟壓板位于投入位置;工作電源和備用電源正常,符合有壓條件;工作斷路器和備用斷路器(母線聯(lián)絡斷路器)位置正常,即工作斷路器處于“合閘后”位置,備用斷路器處于“跳閘”位置;閉鎖、放電條件不成立。
在滿足全部充電條件后,備自投裝置應處在備投狀態(tài)。
2.4 放電條件(閉鎖條件)
①裝置退出運行,即其功能硬(或軟)壓板退出;②備用電源不滿足有壓條件;③工作斷路器由人為(就地或遠控)操作跳開;④備用斷路器在“合閘”位置;⑤出現(xiàn)工作斷路器拒跳或備用斷路器拒合;⑥主變后備保護動作(作用于跳開工作電源開關)。
3 110kV典型的備自投配置方式
3.1 內橋接線備自投配置方式
采用內橋接線方式的110kV變電站一次接線簡圖如圖1所示。
對于此接線形式的110kV備自投裝置,可以歸納為進線備自投和母聯(lián)備自投兩大類備自投方式[2]。其常規(guī)邏輯如下:
①母聯(lián)備自投的運行方式和典型邏輯:
運行方式:110kV的2回進線獨立運行,1QF、2QF處于合位,母聯(lián)開關3QF處于分位,裝置自適應投入母聯(lián)備投方式。
動作邏輯:當進線I(II)失壓,備自投裝置檢測1M(2M)失壓且進線I(II)進線開關無流、進線II(I)有壓,延遲跳I(II)開關,確認跳開后,合上母聯(lián)開關3QF。
②使用進線備自投的運行方式和動作邏輯:
運行方式:當進線I(II)向110kV IM、2M供電,1QF(2QF)處于合位,母聯(lián)開關3QF合位,2QF(1QF)處于分位,裝置自適應投入進線互投方式。
動作邏輯:當進線I(II)失壓,備自投裝置檢測1M(2M)失壓且1QF(2QF)開關無流、進線II(I)有壓,延遲跳進線1QF(2QF)開關,確認跳開后,合2QF(1QF)開關。
3.2 擴大內橋接線備自投配置方式
擴大橋型接線方式就是對橋型主接線的變電站增容的一種方式。采用擴大內橋接線方式的110kV變電站一次接線簡圖如圖2所示[3]。
它主要有以下4種運行方式:
①進線I通過111開關帶T1主變;進線II通過112開關、102開關帶T3主變和T2主變;110 kV I、II段橋101開關在熱備用。②進線I通過111開關、101開關帶T1主變、T2主變;進線II通過112開關帶T3主變;110 kV II、III段橋102開關在熱備用。③進線I通過111開關、101開關、102開關帶T1、T2、T3主變;112開關在熱備用。④進線II通過112開關、102開關、101開關帶T3、T2、T1主變;111開關在熱備用。
4 10kV(35kV)典型的備自投配置方式
4.1 分段斷路器備自投配置方式
圖3為變壓器低壓側分段斷路器備自投一次系統(tǒng)簡圖。正常運行時,T1、T2變電器同時運行,兩臺主變各帶一段母線,兩段母線互為暗備用,分段斷路器斷開,作為備自投。
當T1主變故障,T1主變保護跳開511開關時,或者T1高壓側失壓時,均會引起低壓母線1M失壓,此時由T1主變保護與備自投跳開511,確認511處于分位后,延遲合上501開關,從而保證對1M母線連續(xù)供電。同理,IIM失壓時,備自投方式與之類似。
4.2 均衡負荷備自投配置方式
均衡負荷備自投對應的主接線圖如圖4所示。這種接線方式包括3臺主變,適用于負荷比較集中,比較重要的地區(qū)。
它主要有以下4種運行方式:
①I母線備用II母線方式;II母失壓,I母有壓,跳512開關,延遲合501開關。②II母線備用I母線方式;I母失壓,II母有壓,跳511開關,延遲合501開關。確認511跳開、501合上后,跳513開關,合502開關均衡T2、T3主變負荷。③IV母線備用III母線方式;III母失壓,IV母有壓,跳513開關,延遲合502開關。④III母線備用IV母線方式;IV母失壓,III母有壓,跳514開關,延遲合502開關。確認514跳開、502合上后,跳512開關,合501開關均衡T2、T3主變負荷。
這種接線主變低雙分支的方式,將一段完整的母線分為兩個半段母線(一般是中間的T2主變)。這樣其中一臺主變停電時,使全站負荷由其余兩臺主變平均分配,避免了一臺主變帶兩段完整母線時出現(xiàn)過負荷的情況。
5 保北電網(wǎng)110kV變電站備自投應用分析
5.1 保定110kV電網(wǎng)接線及變電站主接線方式
截止2011年8月1日,保北電網(wǎng)共有110kV及以上變電站69座,其中500kV站2座,220kV站13座,110kV站54座。
220kV電網(wǎng)采用以500kV變電站為中心分區(qū)分片的供電模式。110kV配電網(wǎng)采用以220kV變電站為中心,分片供電,正常運行方式下各110kV供電片區(qū)相對獨立,但在事故情況下具備互相支援的能力。110kV變電站大多按“雙電源”形式供電,其網(wǎng)架按供電要求分區(qū),有輻射、“T”接、環(huán)網(wǎng)等多種接線形式。110kV變電站的主接線則以單母線接線、單母線分段接線、內橋接線為主。
5.2 保定北網(wǎng)110kV變電站備自投裝置配置情況
以保定北網(wǎng)2011年8月份的數(shù)據(jù)為例,在全部54個110kV變電站,110kV、35kV、10kV(6kV)備自投裝置投運情況如表1所示。
所采用的備自投裝置生產廠家有北京四方、深圳南瑞、南瑞繼保、國電南自等。
5.3 110kV變電站備自投裝置配置情況
以安新供電區(qū)的110kV安州站和110kV老河頭站為例,其電氣聯(lián)絡圖如圖5所示,其備自投配置情況見表2。安州站正常運行時,淀安線112開關、橋開關145處于合位,孫安線113開關處于分位,為熱備用狀態(tài)??梢姲仓菡?10kV備自投為進線備自投,其動作邏輯為當?shù)戆簿€失壓,備自投裝置檢測4#、5#母線失壓且112開關無流、進線孫安線有壓,延遲跳淀安線112開關,確認跳開后,合上孫安線113開關。
6 結論
詳細介紹了備自投設備的基本原理,對備自投配置原則和基本邏輯進行了分析,為深入研究110kV變電站備自投的動作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編著.國家電網(wǎng)公司繼電保護培訓教材.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2]郭碧媛,張豐.110kV擴大內橋接線備自投邏輯分析.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0,38(7):124-128.
[3]陽靖,成鋼強,常學武等.110kV及以下電網(wǎng)中備自投裝置特殊問題的分析.湖南電力,2011,31(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