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0噸提梁機作為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建設中雙線簡支箱梁提、運、架設備之一的提梁設備,在架設900噸預制箱梁過程中發(fā)揮著成前后的作用。本文就其組裝過程中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共享。
關鍵詞:提梁機 組裝 施工
1 合理配備資源,多步工序同時進行
450噸提梁機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工序繁多。若要按一般工序一步一步組裝,則時間耗費太長,對于惜日如金的工程單位來說,每提前一天組裝好設備就給下一步工作多了一份保證。對于450噸提梁機來說,在拼裝主梁時,大約需7人,包括吊車指揮1人,機械鉗工4人。
其中1人指揮吊車,2人用小撬棍將連接板孔與主梁孔對齊,1人在主梁外面穿螺栓,1人在主梁里面將已穿進的螺栓帶上螺母,剩下2人用液壓千斤頂對梁體進行局部調整,便于對孔。整個大梁拼裝大約需用5天,其中梁體連接需用3天,螺栓緊固需用2天。在這5天里,很多其他工序可以同時進行。比如,在用50噸吊車拼裝主梁的同時,可以安排人員安裝其他主梁上的電纜線槽、安裝主梁上的止擋、安裝大梁走行踏板支架、安裝走行踏板和護欄。
在提梁機主體立起來之后,可以一邊安裝爬梯,一邊安裝大車走行機構的緩沖止擋、夾軌器等。在整個提梁機組裝過程中,具有限制性的組裝工序先做,隨時可以進行的工序安排在限制性工序進行的同時進行組裝,即可以充分利用人員,也可以使組裝進度不應組裝工序的前后而耽擱。大車走行機構的擺放,剛性支腿、柔性支腿的組裝,主梁的拼裝,吊裝整個大梁,擺放起重小車,安裝卷揚機構,都是具有限制性的組裝工序。要安裝卷揚機構,必須先安裝起重小車,要安裝起重小車必須安裝吊裝整個大梁,要吊裝整個大梁必須要主梁拼裝完畢,支腿立起來,而支腿要立起來必須要將大車走行機構擺放好。整個工序程序圖如下:
限制性工序組裝工藝流程圖
■
2 優(yōu)化整體安裝方案,改進作業(yè)現(xiàn)場施工工藝
提梁機組裝過程的整體進展情況取決于整體組裝方案的優(yōu)劣??茖W、合理的組裝方案必須從組裝現(xiàn)場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組裝現(xiàn)場的實際狀況來決定采用什么樣的組裝方案。不勘察現(xiàn)場,不了解實際情況,閉門造車做出來的組裝方案充其量只是紙上談兵。
在組裝方案確定以前必須充分做好“三了解,三落實”:①了解組裝場地大小的情況;②了解場地硬化前后的地質情況;③了解組裝期間的氣候變化情況;④落實組裝機具的配備情況;⑤落實人員的素質組成情況;⑥落實設備組裝程序情況。
在充分了解和落實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組裝方案,才能使整個組裝過程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進行。了解了組裝場地的大小就可以決定那些工序先做,那些工序后做。對于場地比較寬敞的地方,應該在主梁全部組裝完畢的時候再豎立支腿,因為支腿在豎立后,盡管有攬風繩固定,可還是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可盡量減少支腿豎立時間。但組裝場地較小的地方,可先把支腿立起來,再進行主梁的拼裝。了解場地的硬化前后的地質情況,可以安全地選擇主梁的拼裝位置和吊車吊裝時支立的位置,使組裝過程更安全、更可靠。組裝期間氣候的變化,對組裝過程的影響很大,多雨地區(qū)制定組裝方案時,要考慮組裝場地周遍的排水情況;大風地區(qū)要考慮支腿豎立之后的安全性;炎熱地區(qū)要考慮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的勞動強度。
總之,了解組裝期間的氣候變化可以使組裝方案更具有針對性。落實機具的配備情況,就可以在組裝方案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資源,改進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提高組裝效率。落實人員的素質組成情況,可以人盡其才,各展所長,積極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工作效率。組裝的熟悉程度決定著組裝方案的整體時間,如果你是第一次組裝,要充分考慮到組裝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難點、重點。
科學的組裝方案必須有高質量的施工工藝來體現(xiàn)。對于450噸提梁機來說,有幾項施工工藝是必須要解決的。①主梁連接板的拼裝;②主梁的吊裝;③組裝過程中關鍵工序施工工藝的控制;須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加以完善。
3 精心打造細節(jié),提高整體能力
提梁機結構龐大,零散件多。安裝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在安裝過程中,大部件的安裝比較受重視,小散件的安裝就比較隨意。實踐證明,常出問題都是因為一些小部件的丟失或毛病而造成的停工,比如①電纜線槽的尖棱銳角處理的不好,往往會造成漏電而且在檢修中不容易排除;②夾軌器的安裝高度不一致,經(jīng)常出現(xiàn)夾軌器卻夾不住軌的問題,為安裝埋下了隱患;③護欄的螺栓沒有裝,使護欄自身都搖搖晃晃,起不到保護作用;④副軌的檢修平臺沒有,在檢修中檢修人員往往要冒很大的風險進行作業(yè);⑤起重小車的電機離護欄的距離太近,人根本不能通過,維修時很不方便。雖然都是小問題,但卻影響了整體的性能,給檢修帶了很大的不便,給安全運行埋了隱患,這些細節(jié)在安裝中理應受到高度的重視。只有這些細節(jié)都做好了,那么組裝出來的機械設備才會使用,才能確保在運行中安全無誤,為科學、快速、有序的進行橋梁架設工程施工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4 450噸提梁機組裝施工的基本步驟
第一步:大車走行機構布置安裝;安裝大車走行機構、均衡梁、下鉸座,將行走車輪的踏面中心調整至與軌道中心重合。精確調整走行機構及均衡梁的位置、標高,測量平行度、跨距、對角線距離滿足要求。將走行臺車上夾軌器與軌道錨固鎖死,車輪與軌道接觸處塞楔木防止臺車移位。
第二步:主梁和支腿的地面拼裝。在地面上組裝主梁和支腿結構,其位置必須預先確定以保證使安裝所用的吊車的噸位最小。
第三步:支腿安裝;由1臺130t吊車在支腿頂部吊耳處栓鉤(并事先在支腿上口法蘭連接處以下適當位置搭好腳手架),起吊到位后與大車走行均衡梁連接。當1個支腿連接后,采用纜風繩和5T手拉葫蘆臨時固定。纜風繩上的手拉葫蘆用以調整支腿的垂直度和后續(xù)主梁安裝時的對位調整。
第四步:主梁安裝;兩根主梁與端部聯(lián)接梁在下面按組對工藝裝好后,用1臺130t、兩臺65t汽車吊站在大車軌道外側分兩次轉換起吊位置來完成主梁吊裝。以上方案起吊時,提升至主梁離開支架后制動,檢查提升機構制動性能。無誤后,繼續(xù)向上提升主梁水平框架,至主梁端部下法蘭超過已安裝支腿上口法蘭高度200-00mm后停止,慢速擺動吊裝起重機臂架調整主梁方位,使主梁和支腿的連接法蘭對位。再次同步慢速下降主梁水平框架,當上下兩片法蘭之間相距約20mm左右時,利用錐銷穿引入鉸制螺栓孔中,使連接法蘭精確對位。最后主梁水平框架下降并支承于支腿上,穿好連接螺栓。
第五步:起重天車安裝;在主梁的安裝完成后,用吊車吊裝天車到主梁上。
第六步:鋼絲繩的纏繞;在天車安裝完成后,開始進行鋼絲繩和吊具安裝,其后進行設備調試及試吊工作。
總體來講設備的組裝工藝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認識的過程。鑒于450噸提梁機還是個新技術、新工藝實施過程,對其認識尚淺,有些認識還不完善,甚至錯誤之處。希望各位專家,廣大同仁、讀者能提出寶貴意見,以便相互交流,共同進步,更好的完善提梁機組裝施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