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姚瑞選擇輟學離開深愛的大學,五年后,他又回來了。在一群比他小五歲的同學中間,這個普通的安徽蕪湖男孩看起來有幾分滄桑和成熟。與別人相比,他的大學之路
寫滿艱辛與曲折。
姚瑞的父親早年因腸癌去世,給了這個普通的三口之家沉重的打擊。為了照顧患有嚴重慢性支氣管炎的母親,只有十幾歲的姚瑞擦干眼淚,一夜之間就長成了一個獨當一面的男子漢。為了補貼家用,他白天上課,晚上堅持送外賣,節(jié)假日、寒暑假時在超市做搬運工,即使在高三復習沖刺階段時也未停止。甚至為了照顧母親,他在志愿表上,填寫了回家比較方便的安徽師范大學。
上了大學后,姚瑞依舊很忙,清晨送牛奶,晚上同時做幾份家教,經常從這個家教現(xiàn)場奔赴下一個家教現(xiàn)場。體弱多病的母親很是心疼,不顧姚瑞的反對,拖著病體自己擺了個早點攤,想給兒子減輕一些負擔。
大二的一天晚上,姚瑞帶完家教回家,發(fā)現(xiàn)母親呼吸困難,無法說話,趕緊把她送去醫(yī)院。醫(yī)生說,要是再遲送來十分鐘就會有生命危險。姚瑞覺得是早點攤讓母親太過操勞,又愧疚又心疼,不禁淚如雨下。父親已經走了,他不能再失去母親這個唯一的親人。
思考了很長時間,姚瑞作了一個艱難又驚人的決定:輟學照顧病重的母親。母親極力反對,老師也再三勸說,“考上大學不容易,人家很多人還考不上,你考上了還不念?!钡且θ鸷軋詻Q,很快地,他就在一家小機械廠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成為了一名學徒。
退學后的三年時間里,姚瑞每天在夏天酷熱難耐、冬天嚴寒刺骨的機械廠小作坊里工作12個小時,每月工資只有500元,手上滿是搬運鋼材磨破的傷口,等到回家后經常來不及說話就往床上一栽睡著了……但他從沒喊過苦叫過累。這一切母親都看在眼里, 心疼不已。
盡管如此,姚瑞仍然把母親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給母親做好飯菜,幫她按摩以減輕病痛。為了能按摩得更加科學,他還特意買了書學習。如今,他的“手法”已經相當專業(yè)了。
打工生活磨練了姚瑞的意志,也讓他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他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重回大學。2008年,在他的努力下,家里的債已經還了不少,母親也健康了許多。姚瑞毅然辭掉工作,再一次拿起了課本準備參加高考。
當時距離高考只有七個月的時間,姚瑞為了學習拼了。邊吃飯邊聽英語,騎車回家的路上還一直背誦語文詩詞……除了學習,他還要堅持每天早晨送報紙,以解決自己的生活開支。
由于過度疲勞,他曾經暈倒過,但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重新考大學的信念和他當初退學照顧母親的信念一樣堅定。
七個月努力拼命的結果讓每個人都大吃一驚:579分!這個分數(shù),讓他再次回到當初的校園里。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學院,同一個專業(yè),這一切都不是夢,姚瑞曾經為之付出了太多辛苦……
如今的姚瑞,比任何人都更能體會學習的可貴。他的生活,依舊和以前大同小異:為了生活費和家用,清晨送牛奶,晚上帶家教。書桌上,放著好幾張背單詞時默寫的草稿紙,密密麻麻的單詞重重疊疊,都在訴說這個孝順執(zhí)著的男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