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灣水電站孔雀溝人工砂石加工系統(tǒng)規(guī)模大,且成品倉儲量要求調節(jié)能力大,本文針對場地狹窄,地形陡竣,地質條件復雜的情況介紹了成品豎井群的布置方案,重點針對成品料倉豎井群的布置特點、施工環(huán)境、地質情況等因素,采用了不同的施工工藝進行豎井開挖施工,以確保制約本系統(tǒng)能否提前一年投產最關鍵的項目——成品料倉豎井群的施工按期完成。開挖施工過程中,在確保成品料倉豎井群的安全及整體穩(wěn)定的同時,加快施工進度。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反導井施工法、深孔分段爆破導井施工法、導井輻射孔擴挖法。
【關鍵詞】成品料倉豎井群;布置特點;導井施工;方案研究
一、概述
小灣水電站孔雀溝石料場開采及左岸砂石料加工系統(tǒng)工程(以下簡稱左砂系統(tǒng))承擔全部雙曲拱壩混凝土和部分水墊塘、壩肩處理混凝土所需砂石料的生產任務,混凝土總量855.53×104m3。成品料倉分碎石倉、粗砂倉、細砂倉,總堆容按滿足混凝土澆筑5~7天的調節(jié)量設計,其中:粗骨料倉為四個,分別存放特大石、大石、中石和小石,容積為4×12500m3;粗砂倉三個,因采用干法生產,容積為3×9600m3;細砂倉三個,容積為3×11200m3,總容積為112400 m3。
二、成品料倉設計
1.地質條件。(1)地形地貌。成品料倉布置地段地形不完整,位于瓦斜路溝兩側,岸坡地勢較陡,地形坡度一般為35°~45°,沖溝部位相對較平緩,溝內多分布有第四系坡積物,坡積層相對較厚,一般為2m~6m,瓦斜路溝溝內有長年流水。(2)地質構造。布置地段分布的變質巖層呈單斜構造,產狀一般為N65°~90°W,NE∠50°~70°。由于經受多期構造活動,斷裂構造比較發(fā)育,主要為斷層(F)、小斷層(f)、擠壓面(gm)及節(jié)理(J)。(3)物理地質現(xiàn)象。風化。布置地段巖體風化以表層均勻風化為主,主要受地形、構造、巖性和卸荷等因素的控制。卸荷。因河谷深切,地形相對高差較大,岸坡地勢較陡,局部直立,因此,岸坡淺部巖體普遍存在卸荷現(xiàn)象,根據(jù)卸荷程度分為強卸荷巖體和卸荷巖體兩類。山梁部位卸荷深度較沖溝部位大。
2.工藝布置。結合該地段的地形地貌及地質結構條件,因場地狹窄,且強風化巖層及溝心處堆積體較厚,最深處達到30m左右,同時地下水位埋深較深,10個成品料倉在工藝布置上全部采用地下豎井的形式,按三組呈反“F”型布置,第一組設置4個豎井,分別為特大石、大石、中石和小石4個粗骨料倉,編號為1?!?#,豎井頂部高程為1292.5m,豎井底部1222m高程設D1D2雙膠帶機輸送廊道;第二組、第三組各設置3個豎井,編號為5?!?#、8?!?0#,分別為粗砂倉和細砂倉,第二組豎井頂部高程為1293m,底部1227m高程設D4膠帶機輸送廊道,第三組豎井頂部高程為1287m,底部1225m高程設D3膠帶機輸送廊道。D3和D4兩膠帶機輸送廊道分別與D1D2雙膠帶機輸送廊道貫通,形成成品砂石料輸送線。
三、開挖施工
1.施工程序。成品豎井群呈三線布置,且相對集中,其開挖施工程序先底部廊道→上部明挖→導井→錨筋樁鎖口→豎井開挖及初期支護。底部廊道貫通形成出渣通道和便于導井施工,上部明挖至設計基巖面便于明井砼和鎖口錨筋樁的施工,同時為導井施工和豎井擴挖創(chuàng)造條件。成品豎井群施工重點和難點體現(xiàn)在導井施工上。
2.導井施工。導井施工一般可采用反井鉆機法、深孔分段爆破法(漏斗爆破法)、反導井施工法。反井鉆機法:利用反井鉆機在豎井中心從上至下先施工φ216mm的導孔至豎井底部廊道,在廊道內安裝反井鉆頭,再從下至上按施工要求,鉆設φ1.4m~φ2.0m的導井。其優(yōu)點為:適用于深度較大的豎井,施工速度快,精度相對高,偏差小。缺點為:豎井頂部要有足夠大的操作平臺;要有運輸?shù)缆吠ㄍ_;如遇到Ⅳ、Ⅴ類巖體時,導井成井困難,且精度差,同時造價較高。深孔分段爆破法(漏斗爆破法):采用地質鉆(潛孔鉆)在豎井中心從上至下垂直鉆設5個φ115mm的深孔,一次鉆透到豎井底部的廊道,鉆孔偏差要求控制在1%以內,然后從下至上分梯段進行爆破,形成φ2.0m的導井。其優(yōu)點在為:造孔、裝藥工作面全在井外,提高了施工安全性,適合圍巖情況較差的豎井施工。缺點為:豎井頂部要有布置地質鉆(潛孔鉆) 的操作平臺;要有運輸?shù)缆吠ㄍ_,鉆孔精度要求高。反導井施工法:直接從豎井底部的廊道內向上施工,采用手風鉆從下至上鉆爆施工,人員上下靠鋼爬梯進行。其最大的優(yōu)點是:只要下平洞一個工作面,不需井頂工作面。缺點是安全性差,造孔裝藥全在井內,自下而上施工強度大,作業(yè)環(huán)境差。在遇到圍巖條件較差的豎井時,施工安全難以保證。故采用此方案時,一定要選擇圍巖情況較好的豎井進行施工,否則易發(fā)生安全事故。(1)反導井施工工藝。在1#~4#
,5#、6#、8#七個豎井的導井開挖采用反導井工藝,這些豎井圍巖情況相對較好,較易成井,施工安全能夠保證。導井開挖斷面為2.0m×2.0m,從下往上進行鉆孔爆破,在豎井底部采用搭設爬梯的方法進行導井的施工。導井開挖前,在井口2m×2m以外設置兩排φ25mm,L=4.5m鎖口錨桿(梅花形布置),并在開始2個循環(huán)(約3m),將整個導井全斷面素噴5cm厚C20砼進行封閉,確保施工安全。進尺1個循環(huán)后,約進洞1m左右,開始在豎井內兩側壁布置承重工作錨桿,該錨桿規(guī)格為Φ32,L=1.0m,外露0.2m,每隔0.8m布置一層,作為鉆孔平臺的承重支點。操作平臺用鋼管焊接成一個1.8m×1.8m的方形框架,每次鉆孔前,從下至上先將該框加連接到承重錨桿,然后在其上鋪設已加工好的木板形成操作平臺。每次爆破前將工作平臺拆除,下次循環(huán)時再重新拼裝。因開挖高度較大,在上升至10m左右位置,設置一個休息平臺,平臺高度2m,寬度1m,長度2m,可放置部分設備及材料,在靠導井一邊設置欄桿,防止人員及材料墜落發(fā)生安全事故。如遇地質條件較差地段,及時進行初期支護,初期支護以隨機錨桿及素噴5cm厚砼封閉為主(隨機錨桿:Φ25,L=1.5m;),隨機錨桿從下往上進行鉆孔,孔向垂直巖層,將危石固定。(2)深孔分段爆破法。7#、9#、10#豎井在8#山梁外側,圍巖風化嚴重,導井安排在后期進行施工,此時頂部平臺已分別開挖至設計高程,并出露出基巖面。為加快豎井導井施工進度,采用深孔分段爆破法工藝進行導井的開挖。導井斷面2m×2m,在豎井中心布置五個孔,采用100B潛孔鉆造孔,孔徑為φ115mm,從頂部平臺(1265m高程、1271m高程)一次鉆透至底部的廊道,再從下至上按2.5m一個梯段進行爆破,從而形成的導井。導井開挖均采用φ90藥卷,每節(jié)藥卷長度34cm,重2.5kg,共裝藥12節(jié),計30kg。爆破梯段為2.5m,方量為10m3,平均單耗為3kg/m3。爆破時采用單孔單響,用高段位非電雷管延時起爆,先爆中心孔,形成爆破漏斗,為周邊孔的爆破提供臨空面,中心孔裝藥4節(jié),堵塞1.2m,裝藥量為10kg,爆破漏斗方量約2.7m3,單耗為3.7kg/m3;其余4個周邊孔起爆時已形成臨空面,故適當減小藥量,每孔裝藥2節(jié),堵塞1.0m,裝藥量為5kg,爆破方量約7.5m3,單耗為2.67kg/m3。其堵塞方法為:自井頂放一尼龍繩至下平硐拴上水泥紙,在頂部用力拉緊,下堵孔段用砂袋封堵,從上進行裝藥后,再從上采用細砂或水袋封堵,確保爆破效果和防止飛石。采用該方法時,必須確保鉆孔精度。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采用潛孔鉆造孔,精度無法保證,給裝藥爆破帶來較大的難度及危險性。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造孔應采用地質鉆以確保造孔精度,對導井的爆破質量和效果會有較極的提高。
3.豎井開挖。豎井開挖斷面較大,為φ13.4m,在設計輪廓線面要求采用光面爆破,以控制超欠挖在規(guī)范范圍內。受下部廊道集渣容積的限制,豎井開挖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采用導井輻射孔擴大開挖法進行,擴挖至φ6m,第二次從上至下全斷面開挖至設計面。(1)導井輻射孔擴挖。導井貫通后,在豎井頂部平臺布置一臺2t卷揚機,并在導井底部設置活動操作平臺,操作平臺通過卷揚機提升至施工面,用手風鉆造孔,孔徑為φ42mm,水平下傾20°,孔深2m ,輻射布置,每層布孔16個,內層孔距為41cm,外層孔距115cm,每孔裝φ32mm藥卷6節(jié),堵塞80cm,每節(jié)藥卷長20cm,重0.2kg,每孔裝藥1.2kg,每層孔共計裝藥19.2kg。輻射孔每隔一米布置一層,每次爆破高度按3米控制,采用排間微差技術控制層與層之間的爆破時間。每層為一個爆破時段,采用高段位非電雷管進行層間延時,從下至上分層爆破。每層爆破方量約為24.3m3,平均單耗為0.79kg/m3。采用本方案擴挖,爆破石渣直接借助重力下至底部廊道,開挖出渣方便,不需人工輔助下渣。本種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鉆爆不受時間限制,爆破作用力向下,對豎井頂部的施工沒有干擾,而且爆破石渣借助重力直接掉至井底的廊道內,避免了導井的堵塞,提高了開挖效率。(2)全斷面開挖。第一次輻射孔擴挖完成后,即轉入全斷面開挖,為保證豎井設計基面的平整度,在周邊采用光面爆破進行控制。全斷面開挖從上至下進行,利用第一次輻射孔擴挖形成的開挖面作為臨空面,采取從上至下用手風鉆鉆設垂直孔的方法進行鉆爆施工,造孔直徑φ42mm,孔深為3m,共布置4圈孔,其中最外圈孔為光爆孔,孔距0.5m,共84孔,每孔底部裝一節(jié)φ32mm藥卷,以上部分間隔20cm裝一節(jié)φ25mm藥卷,共裝6節(jié),堵塞長度為80cm,裝藥量為0.8kg/孔,則線裝藥密度為267g/m;主爆孔間排距均為1m,共鉆孔95個,每孔裝φ32mm藥卷11節(jié),連續(xù)裝藥,每孔裝藥量2.2kg,堵塞8cm。為了減小爆破后人工扒渣量,鉆孔時爆破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控制在35°左右,便于爆破后石渣大部分都能溜至底井,提高開挖效率。
四、小結
成品豎井群的設計及施工方案通過不斷完善和研究,不僅其施工進度得到了保證,為系統(tǒng)提前一年投產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通過合理的施工組織其施工質量、施工安全得到了保證,并充分體現(xiàn)了其設計的合理性和施工的經濟性。具體體現(xiàn):
1.成品豎井群無論從工藝布置還是在結構布置上,有效地結合了地形、地貌和復雜的地質條件,做到了因地制宜,為今后大型系統(tǒng)的設計在條件不是很充分的情況下提供了一些實踐經驗。
2.成品豎井群的布置方案相對露天堆場存在造價較高、
施工難度大、施工進度較慢的不足,但在布置場地不足的情況下具有指導意義,且有利于成品砂石料的溫控。
3.成品豎井群的施工采取了上下同時作業(yè)的辦法,有效地避免了施工干擾。
4.在豎井導井施工中受現(xiàn)場施工條件限制采用了反導井施工藝和深孔分段爆破法,沒有采用反井鉆機施工法,但在施工銜接上得到了保證,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利地提高了施工進度,且施工成本相對反井鉆機施工法要低得多。
5.單個成品豎井的開挖施工分二次進行,導井輻射孔擴挖法實施后,再進行全斷面開挖,并在設計基面開挖采用了光面爆破,該方案的實施,一方面確保了開挖質量,另外,克服了采用人工大量扒渣的不足,提高了工效。